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锋面 > 正文

【黔进70,换了人间】2009年黔东南|青山叠翠,溯游而上踏歌行

20190929115226_62845.jpg


  年代关键词:天籁之音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片拥有灿烂文化和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的土壤,一个凭借丰富旅游资源走红国内外的贵州东南部城市。

侗族大歌节。


  2009年9月,天籁之音飞出山窝窝,漂洋过海,震惊世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 “贵州侗族大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因旅而旺,因旅而富,因旅而活。自从开始发展旅游产业以来,黔东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首歌,养心


  “我们现在唱歌唱了70年,一辈子都在唱。” 潘萨银花坐在村子的风雨桥上,阳光斜斜地撒在木质栏杆上,她的眼眸也亮了起来:“未来还要继续唱下去。”


  潘萨银花住在黔东南从江县小黄村。出生于歌师、戏师世家的她,从四、五岁时就已经开始跟随家里人唱侗族大歌,传唱至今已有70个年头。


  2009年,她获得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黔东南居住着苗、侗、汉等4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1%,苗族人口占43%、侗族人口占30%,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苗侗文化的核心地。


侗族大歌表演

  

  根据当地人介绍,《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申遗的成功,无疑给濒临失传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


  在潘萨银花家中采访的时候,她为记者独唱了一段侗族大歌,歌词大意是说:“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了,哪怕岁月流逝,可我们还是要继续唱歌。”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而现在,随着黔东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兴盛,侗族大歌俨然成为了促进和推广黔东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元素。


  建州初期,黔东南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黔东南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十二五”以来,全州突出实施“旅游活州”战略,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2018年接待游客首次过亿,达到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37亿元。


  一条河,富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黔东南?阳河、安顺黄果树和织金洞被称为当时贵州的“三驾马车”。


  “其中一驾,就是黔东南的?阳河。” 黔东南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胡浩宇告诉记者。


“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潘萨银花

  

  在发展旅游业这条道路上,黔东南并非一开始就走得顺顺利利。


  曾经,黔东南的旅游开发没有形成合力,旅游资源分散在不同行业与领域,旅游开发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存在职能交叉、管理重复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度阻碍着旅游发展步伐。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完美融合的黔东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片原本静静伫立在贵州省东南部的土地,开始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


  河水奔流不息,孕育了多民族文化,也让两岸人民找到了致富的道路。


  依托“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三大旅游资源优势,黔东南形成了以“一城(镇远古城)两寨(西江苗寨、肇兴侗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布局和精品旅游线。


  如今,?阳河所在的镇远,已被打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从产业的业态发展来说,现在很多新兴业态都已经进入到了我们黔东南的旅游行业当中,从旅游的从业人员,到旅游经济的指标、数据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整个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辉煌。”胡浩宇说。


  2008年,清水江边的西江千户苗寨正式进行旅游开发,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选址于此。


  2016年,《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二台首播,“未知地带”就是黔东南榕江县的阳开苗寨。节目一经播出,就创造了29.5%的超高收视率,成为法国一档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电视节目。黔东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8年,成功举办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黔东南分会场活动,全州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3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93亿元,占GDP的57.3%。


  胡浩宇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黔东南发展成了处处都是景区,每一个村寨都是一个景区。”如今,黔东南的乡村彰显着独特的价值,散落其间的古村落,似璞玉般被挖掘出来,传统文化、民间习俗重现乡村,生活富了、乡村美了,年轻人回来了、游客们进来了,黔东南正朝着“全域旅游”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民族服饰

  

  一群人,征程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设立在肇兴侗寨,使得侗寨一时间名声大噪。


  “我们这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啦,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旺季的时候每天能有四、五千的收入哩。”肇兴侗寨景区里,餐饮店的老板廖声伟高兴地说,自从2013年开馆以来,廖声伟经营的餐饮店每年大约有二十万左右的收入。如今的他已经在县城盖起了五层楼的新房。


  廖声伟介绍,每年七、八月和节假日是侗寨旅游旺季,过年期间则是一年中最大的旺季,在这个时候,销售额最多的一天甚至可以上万。讲到这里,廖声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我们店里来得最多的是广东的客人,土鸡系列是最热销的菜。今年店里又新增了黎平手工米粉,脆皮香猪肉粉卖得特别好。”正说话间,店里又来了新的顾客,廖声伟匆忙起身招呼客人去了。


  贵州是旅游大省,同时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黔东南脱贫攻坚任务难度更甚,因为这里交通闭塞的程度尤为严重。


  在贵州省的交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乡都在黔东南,“青山绿水”的另一面则是“山水之困”。过去黔东南州旅游交通单一,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县乡道路等级低,可进入性差,加之黔东南景区景点较分散,交通不便成为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很多黔东南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


  2015年,黔东南 “县县通高速”,2018年全部实现30户以上自然寨通硬化路。凯里黄平、黎平两个机场通航,贵广、沪昆高铁横贯全州,建成了从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交通条件改善的同时,旅游发展也在稳步前进。黔东南将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大力开展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发。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总结推广了丹寨万达小镇“企业带县”、西江“景区带村”等典型文化旅游扶贫模式。


  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旅发大会已经成为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各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黔东南的旅游发展,分为南部和北部。通过十来年的发展,北部的旅游发展相对要成熟一些。”胡浩宇说,“黔东南的南部属于贫困地区,我们想通过旅发大会来推动南部旅游的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州去年的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千亿元。收入的高涨,生活的巨变,让黔东南大地上的百姓们喜笑颜开。


  “一首歌”唱出幸福新生活,“一条河”见证旅游新变化,“一群人”体会发展新征程。


  永世传唱的侗族大歌歌声愈发嘹亮、动听,旅游产业进入“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向,穷困的往昔在这片土地上逐渐销声匿迹。如歌岁月,谱写出了新时代黔东南发展新篇章,今天的黔东南,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娄铃英 刘义鹏

  海报设计 聂婧文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