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独家策划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三养两种”兴产业 产销两旺好前景

  7月4日,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胡蜂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小良接到一个外地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位云南客商,他想以每斤120元的价格收购基地胡蜂。


  “外地客商抢着要,好事!”王小良兴奋地说,目前成长好的胡蜂可达200斤一群。当初发展养殖时,就已经有稳定的销售商订购。


  一边是胡蜂抢手,另一边则是土鸡卖空。


  记者走进边王村土地养殖基地看到,3名贫困户正穿梭在各个鸡棚之间,原本“啾啾”声不断的鸡棚,听到的却是农户们用铲子剐蹭地面的声音。


  “尽快把圈舍清理干净,咱们再多养几批,好再增加点收入!”村支书韦小华一边给务工的工人们打气,一边与鸡苗公司负责人联系,商议新一批鸡苗的投放时间。


  韦小华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本来早该售卖的鸡苗多养了一段时间。第一批现在已经销售完毕,卖得12万元。今年至少能养两批,下一批将在7月中旬投产。


1.jpg

黄小庆和邻居陈仕学在清理牛圈


  谁承想过去的边王村交通闭塞,村里仅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山高谷深、土地稀少更是制约着村种植业的发展。如何改变传统的玉米等低产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村里试种过菊花、杉木等产业,但都收益甚微。自脱贫攻坚以来,随着村里通村、通组路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产业发展成为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作为挂牌督战村的边王村变压力为动力,以“两场战役都要打赢 两个胜利都要夺得”的决心和信心,着力推进“三养两种”产业发展,采取以短养长的方式,大力发展“养鸡、养牛、养蜂”、“杉树、油茶”等产业,并在杉树、油茶树下套种黄豆等“五小”产业,实现村民稳定增收。


  目前,全村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养鸡3万羽、胡蜂200群、牛100头,带动323户贫困户增收。同时投入资金140万元,实施油茶种植项目875亩,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套种黄豆等“五小”产业200亩。


  种养得好,还要卖得好。借助东西部扶贫的契机,今年边王村与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签订合同,养殖的牛直接销往该街道。养鸡业从原来的“大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转变为“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的鸡苗一个月后即可销往贵阳一家养鸡公司,销路不愁。


  韦小华说,以前村里吃过养鸡的亏,现在明白了销售渠道不能单一,得拓宽市场和销路,“后期我们的胡蜂数量肯定会增多,村里正打算建设电商平台,专门销售‘三养两种’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


  销路旺,产业发展逐渐向好,村民收入也节节增高。正在村养牛基地清扫的贫困户黄小庆笑着说:“在家门口也能有收入,每个月有3000元,照顾老人和挣钱两不误!”


2.jpg

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胡蜂养殖棚地


  胡蜂、养鸡、养牛……产业基地建起来,增收的渠道宽了,群众干活的热情高涨。目前,边王村已发展5个成型产业,全村1217名有效劳动力已全部实现就业,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勇军 唐波

编辑 王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