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遵义: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既是民生也是民意

  

  2019年12月13日,《2019中国内地及港澳台100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公布,遵义进入总体宜居性城市前10名,位列第7。本次宜居指数排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合作完成。与以往城市宜居指数测算以及宜居城市排名方法、视角不同,该排名首次从普通城市居民的视角开展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凸显“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的发展理念。(2019年12月17日《遵义晚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便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必然要求。人们在满足食物、水、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对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的频发多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始终是目标追求。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完善民生的内涵、目标、动力和战略。习近平同志从实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出发,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完善、丰富和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虽然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在局部地区甚至恶化。失去生态环境的保障,发展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只有大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