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赤水:“有中生优”天地宽


  入冬以来,来自赤水的冬笋成为上海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鲜货”,价格卖到了每斤40元。截至目前,已在沪销售300多吨。


  与冬笋一样卖得好、卖得俏的还有赤水晒醋、乌骨鸡等农特产品。产品畅销的原因:它们都是来自纤尘不染的黔北大地上的“原生态”,新鲜、地道、健康、绿色……这只是赤水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影。


  把目光聚焦到赤水的竹资源上来:暖暖阳光下,徐徐清风来,万亩竹海,碧波荡漾,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正是这资源禀赋的生态优势,为赤水带来了“有中生优”天地宽的无限可能。该市始终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战略,依托竹子、金钗石斛、旅游等特色资源,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并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


  咬定“竹山”不放松。赤天化纸业依托赤水的竹资源,早在2008年,就建成投产了黔北年产20万吨竹浆林一体化工程。然而,这并未把赤水竹资源充分利用。


  “当时,只是做到了从竹子到原浆,再到单纯的纸浆板这一步,但这背后还有很长的产业链条需要补齐,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谋划。如今,随着工程技改扩能,特别是与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我们坚持‘有中生优’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做大生态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信心满满地说,赤水在补链强链延链上狠下功夫,从过去只生产销售纸浆板,逐步延伸到纸浆板、原纸、成品纸全产业链发展,每吨产值从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00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竹资源的利用。


  遵循这一思路,赤水市持之以恒培育壮大纸制品产业,紧盯赤天化纸业实施技改扩能,竹运、汇美佳源等6家终端纸业入驻投产项目,快速推进纸制品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从单纯的纸浆板到成品纸加工的全链条发展。


  今年,赤天化纸业实施了10万吨本色浆技改扩能和7.5万吨纸机项目建设,预计生产竹浆纸22万吨,原纸8.5万吨,产值18亿元。


  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有限公司的入驻,让赤水围绕一棵竹子谋发展的步子越来越稳,路子越来越宽,走得更有底气和信心。


  在丰富竹资源的丹霞沃土上,该公司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竹农”的发展模式,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已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每天我们收购竹原料6000吨以上,今年,支付竹原料款6.5亿元,赤水20万名竹农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巩固赤水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赤天化纸业负责人说,企业就是要在这里就地取材,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围绕一棵竹子谋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正得到越来越好的体现。


  生态赤水的竹资源与综合效益,不断吸引了竹加工的全产业链企业入驻。


  贵州竹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6月在赤水经开区标准厂房扩产扩能。该企业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抽纸、卷纸、面巾纸等18条生产线,全面建成后将达到24条生产线,年加工各类生活用纸产能达到3万吨以上,产值3亿元以上。


  企业采用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通过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及培养,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已通过FSC及BSCI产品认证,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大力拓展外贸市场,目前对内获得了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重庆百货等大客户群的认可,对外已进入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市场,今年预计销售收入9000万元(其中海外市场销售收入6200万元。)


  “吃干榨尽”一棵竹不仅体现在竹变纸的产业链发展上,而且还贯穿于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西南(赤水)家具产业园谋划实施中。


  这是赤水“以商招商”,补链强链延链的生动实践。


  贵州云之瑞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一开始没打算在赤水大投入,正是因为这里非常好的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让他下定决心,扎根赤水,甚至把一大批企业家引到赤水。更为重要的是,赤水的竹木家具产业是立足本地丰富的竹资源,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应运而生的产物,未来定会以专而精,大有可为。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赤水市便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先后打造了2家省级林业龙头的家具企业。


  近年来,赤水市委、市政府决心把家具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本地资源效益,积极改革创新,于2014年采取“政企招商”方式,与贵州云之瑞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合作,按照“企业出资金+政府出政策”模式,建设集家具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工旅融合发展的中国西南竹木家具产业集聚区。


  思路清,方向明,措施实。在政企合力推动下,截至今年11月底,园区共签约企业281家,已入驻企业151家(其中生产企业116家、配套企业35家),实现产值28亿元,吸纳从业人员6000余人。8500平方米的园区配套市场已投运,刀具、五金、涂装、贴板、玻璃、雕花、水性漆、封边条等家具生产所需要的配套基本齐备,实现了由单一的竹家具、竹地板向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多元化、专业化的全产业链发展。


  山上栽竹、林下养鸡、石上种药、水中养鱼……现已成为赤水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而一棵竹的“吃干榨尽”,多元变化,更将会是推动赤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定会为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坚持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品牌化发展、融合化拓展,做大特色农业、做强生态工业、做活康养旅游注入不竭动力。


  记者手记:认清找准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形成发展优势。如果不能把资源变成产业,把产业变成产品,把产品变为商品,就会陷入端着“金饭碗”饿肚皮的尴尬境地。而赤水市紧紧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创新谋变,因地制宜,“有中生优”,定会让其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