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赤水围绕“一花一竹一鸡”践行“两山论”

  从四川泸州机场沿成遵高速行进,车程60多公里,便到了贵州赤水。一路之景,群山环抱,竹海延绵,绿叶婆娑,望不到边。


  赤水,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基地,更是全国首批、贵州首个脱贫出列县,依靠“石斛”“竹林”“乌骨鸡”,赤水人走出了一条富有赤水特色的绿色扶贫、绿色脱贫、绿色发展的新路,讲述着“两山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荒石变绿地 石头开红花


  赤水,独特的丹霞地貌不适宜普通农作物耕作,却极其适合金钗石斛的生长。金钗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仙草”之称。


  今年41岁的旺隆镇红花村村民袁图会,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袁图会回忆说:“2004年我嫁过来时,家里很穷。村里土地乱石多,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2008年政府动员种植石斛,每株补贴3毛钱,于是便在银行贷款12000元,开始种植石斛。第一年收入就有6、7千元。第二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种植石斛10年,给袁图会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种石斛之前,我就是卖菜的,家里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现在我不仅买了车,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孩子也在市里读书。”袁图会笑着说道:“我现在承包了200余亩地用来种植石斛,2018年收入有80多万元。那时真是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发展。”


  袁图会作为石斛种植大户,在自己脱贫致富以后,还帮助其他农户管理大棚、传授技术。忙时还会在村里招收老人帮忙养护石斛,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


  “近几年,村民们尝到了种植石斛的甜头,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发展。因为石斛种在丹霞石上,现在,我们的老百姓把争土地变成了争石头。”红花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友自豪地说,“我们真的做到了点石成金、变荒为荫、变废为宝。”


  原来的石头地,如今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赤水人,“以石为媒”利用金钗石斛附石而生的特性,探索创新自然栽培+垒石栽培法,充分开发利用闲散荒山荒地,实现金钗石斛种植不占耕地、不占良田。赤水市扶贫办数据显示,金钗石斛产业直接带动4050户12604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有效利用13个乡镇202个村民组8.6万亩荒山荒地进行种植,荒山荒地种植金钗石斛覆盖率达92.86%。


  一棵竹撬动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今天的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随风摇曳,一望无际的竹海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2011年,赤水市以竹子采伐后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特点,选择了“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找到了资源建设发展的着力点,当地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今天的赤水,围绕“一棵竹子”已形成完整的竹产业链。


  在上游,赤水市现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其中,楠竹林面积52.8万亩,蓄积约9000万株,年可采伐楠竹1200万株;其它种类竹林面积80万亩,蓄积约300万吨,年可采伐杂竹75万吨。


  在中游,依竹而工,切片加工厂遍布各个村镇、乡镇。切片大户龚小平介绍说:“村民把鲜竹砍下来后,我们拉到切片厂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再卖到纸浆生产企业。平均每加工1吨的利润是30多元,去年加工了3万多吨,利润有100多万元。”


  在下游,有赤天化纸业25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和30万吨生活原纸及终端纸制品龙头项目。在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里的造纸厂没有一点异味,一条条生产线上,工人们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2018年,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共消耗掉108万吨杂竹原材料,生产出26.5万吨竹浆板和7.5万吨原纸,产品销往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实现总产值近20亿元。


  竹林下,也被赤水人充分利用起来。这些竹林下,是赤水乌骨鸡的家。宝源乡回龙村生态养殖基地采取“公司+村集体”模式发展,带动76户196人,每年分红人均达到14500元。


  依靠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形成了竹编、竹雕、竹建材、全竹造纸、乌骨鸡养殖等产业链,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据赤水市扶贫办资料显示,2018年,20万竹农每年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笋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 农民变股民


  黎明村距赤水市区36公里,是赤水大瀑布所在地和丹霞地貌的核心区,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2016年以前,由于没有公路,不仅山上的竹子、竹笋运不出来,无法变现,村民购买生活用品,更需要单程步行3个小时到两河口镇。2016年,通村公路修到家门口,骑摩托车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镇上。


  从黎明村过去的贫困户到今天的“精准扶贫、减贫摘帽”工作领导小组第七组组长,通路之后让王鸿滔尝到了甜头,他入股村里集体经济,做护林员、做漂流公司驾驶员、做组长…今年的收入大概有7、8万元。


  “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把村集体经济所赚的钱让百姓共享,除了补贴贫困户以外,还给全村的村民缴纳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说道。


  村庄变公园 农房变客栈


  “以前出门就是一脚泥,路都是土路,池子也是脏臭的。在家里实在是没有啥收入,只能去广州打工。”天台镇凤凰村村民李跃华告诉记者村落改造前的情况。“孩子要上学、老人年龄大了,当时村里要建设黔北四季花香项目,2013年土地流转时,政府每亩土地给我们500元,并且统一给我们翻修了房子外观,看着这么漂亮的房子,就想着回来开个农家乐。”


  为了建设黔北四季花香项目,天台镇对凤凰周边356户农户房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外观改造和庭院绿化等。


  公园修好了,村里人纷纷开起了客栈、农家乐。“农家乐去年收入10万元左右。闲时,我爱人和母亲就会到公园里做散工,也是一笔收入。”李跃华说道。


  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农户自建乡村旅社5家,农家乐30余家,成立了旅游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彩林工程、花卉苗圃基地建设等流转土地近100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流转100余亩。村集体组建成立旅发公司,通过劳务输出的模式,组织周边群众在凤凰湿地公园就地就近务工,带动失地农民以及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00余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脱贫、增收致富。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朱建华表示,“两山”基地遴选的首要标准就是生态环境良好,赤水市生态优势十分显著,环境优美,且很好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共建共享。村里组织老百姓,通过入股机制,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孟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