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遵义:创新为手推动动能大转换

  驱车穿过遵义城区,一路向北驶入汇川区高坪镇,茂密的树林背后,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映入眼帘。 


  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遵义)有限公司、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遵义卷烟厂等“老企业”相继易地技改“退城进园”投产,在高坪工业园区实现了华丽转身: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26台智能机器人1分钟即可完成1部电梯零部件加工;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大功率液力变速器1分钟便能3000转;华润雪花啤酒(遵义)有限公司1分钟就有761瓶啤酒投入市场;遵义卷烟厂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1分钟便能创造产值上万元……


  事实上,“易地技改”“退城进园”并不是简单的物理搬迁,而是各工业企业依托现代化设备及信息化改革,用“智造”撬动生产方式变革,进退之间完成着凤凰涅槃。


  这场“智造”的变革不止于此。


  遵义市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跻身国际国内先进行列,遵义“智造”已成为支撑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高速列车、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于三线建设时期的一批老工业企业,以“智”谋“制”,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为遵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着巨大贡献;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遵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从遵义制造向遵义“智造”的转变,不仅是一字之别的简约,而是遵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规划的奋进目标,是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途径。


  树牢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理念,通过现代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这是从“制造”如何迈向“智造”的遵义答案,遵义实体经济的“第一动力”也因此更加澎湃。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遵义,用“绿色化”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

  遵义三岔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示范工厂;

  贵州省湄潭县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省湄潭县竹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示范工厂;

  遵义市海螺盘江水泥公司成功入围国家级(水泥企业)节能领跑者;

  赤水市成功创建省级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

  ……


  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义市用绿色理念、绿色标准、绿色技术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根据全市环境容量确定减排目标、制定排放标准、划定排放上限,以更加严格、逐步加严的生态管理制度和产业标准,采取淘汰落后、关停搬迁、整治改造、并购重组等方式,构建“重污染、高能耗、大排放”企业退出机制,培育新一批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等优势绿色产业集群,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性特征,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资源、新动能。


  遵义正将“智能化”正运用到工业的各个领域,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仁怀市国台酒业就尝到了“智能化”的“甜头”。在国台酒业机械化生产车间,启动遥控按钮,藏酒就自动缓缓从酒库驶来,这一坛酒的储藏年份、出厂时间、湿度、温度等数据也同步展现。


  “不仅储酒实现智能化,整个酱香型白酒生产流程也实现了机械化创新,品酒都能靠机器准确‘品尝’。”国台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机械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把外围的重体力劳动用设备进行替代,对传统酿酒系统进行创新,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酒的批次质量更加稳定。


  全市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装备,逐步实现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和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开发。先后建成贵州中航电梯物联网应用中心、贵州省用电侧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巴斯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检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云平台、名酒汇等。其中中航电梯通过物联网使电梯在出现故障时的应急救援时间从国家规定的30分钟缩短到5-15分钟,遵义金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融合使报废率从60%降到5%。


  “高端化”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遵义市坚持“高端、高新、高效”的要求,以“高端化”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打造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围绕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技术溢出,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通过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培育增长新动能。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创新军民融合体制,打破技术转化瓶颈,释放高新技术红利,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遵义市工业增加值1169.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7个和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继续领跑全省。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正是遵义全力实现工业经济效益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