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汇川荣获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



  老年学校藤编现场 。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党建长廊。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孝心凉亭营造了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老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恩政策宣讲。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明确专人负责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招募志愿者参与服务老干部工作。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各种擂台比赛。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免费爱心午餐。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配备医疗设备 。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乡愁馆镌刻着社区老年人浓浓的乡愁,还诉说着他们过往的种种故事 。汇川区委老干部局供图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



  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焱颁奖 。曾东  摄

  日前,在贵州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第六届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遵义市汇川区委老干部局荣获一等奖。


  汇川区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 ,是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共有老干部2897人。其中离休干部7人,建初干部15人,退休干部2875人,纳入区委管理的干部207人。


  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干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丰富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内容和形式,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发挥实用、实效的作用,汇川区根据区级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场地不足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下移,投入大量人、财、物对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心硬件设备、网络条件、软件环境(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情况)方面进行了升级换代,多点布局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将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向下延伸,拓展覆盖,让基层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学习科学知识,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充实老干部生活的重要阵地。


  老旧社区,拓展资源,开辟学习 “新天地”


  为在社区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区委老干局针对部分社区办公阵地狭小的问题,引导社区充分利用场外资源,采取场内不够场外补的方法拓展活动空间。一是向上争取,如2018年帮助茅草西社区争取了市体育局2万元的室外运动健身器材。二是直接支持,划拨2万元经费支持航天社区打造孝心凉亭、同心书吧、休闲娱乐亭等,合理利用了社区闲置资源,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三是共享资源。利用挂靠区委组织部的优势,利用组织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契机,将仁和苑社区党建长廊打造成社区老党员开展学习活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新建社区,优化资源,完善服务“新功能”


  利用部分新建社区办公阵地宽敞、附属设施完整的有利条件,采取分类指导+经费支持的方式,引导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学、医、养、乐、展“一条龙服务”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医:即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口腔检查并免费治疗;学:则以老年学校为主,开设各式各样丰富的课程;乐是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举办“厨艺比赛”“才艺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有效激发老干部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展:主要以完善手工艺作坊、多功能培训室的建设,运用与辖区的政协书画院、布语情、藏茶馆等资源,开展各类老年人群兴趣爱好培训和活动,留出平台专门展示老年人各种优秀作品。养:以日间照料为主,为老年人群提供爱心早餐、中餐低偿服务。为不同困难老同志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2018年,共计拨付10万元支持新建社区打造学习活动场所。


  移民社区,整合资源,提供文明传播“主阵地”


  为配合街道做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后的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思乡情绪严重的情况,引导社区整合资源,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一站一家一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活动场所、思想交流场所。


  “一站”延伸学习实践“触角”。“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教学资源,组织高坪街道离退休支部党员到移民社区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等四条主线,在移民社区为老年人上课,将党的理论知识、利民惠民政策、生产生活常识、良好家风家训输入走出大山的老年人心里,延伸学习实践“触角”。


  “一家”提升学习实践“水平”。“一家”即移民之家,内设康养中心、老年人学习娱乐中心、老年心理疏导中心、四点半乐园等功能室,定期组织街道老年学校到“移民之家”进行文化结对帮扶,教社区老年人唱歌、跳舞、画画、写字,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文化交流互动,提升老年人学习实践水平。


  “一馆”植根乡愁文化“沃土”。为让老人保存乡村记忆,留住浓浓的乡愁,引导社区通过建立乡愁馆,利用闲置桌椅,设置生活茶馆,为老年人搭建“话党恩,感党恩,忆苦思甜”交流环境,实现“乐有所融,思有所倾,话有所诉,恩有所报”植根乡愁文化“沃土”。


  旅游村居,激活资源,搭建交流“连心桥”


  对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底蕴丰厚的松杉村,一是激活“乡贤”资源,定期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本村家风家训中“存心、立品、敦伦、谈书、勤俭”十字的内涵意义。 二是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开展“晒村歌”“办村晚”“颂家风家训”活动,把文化“种”进人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用活文化长廊。根据外来常驻避暑游客多数是老年人的实际,经常邀请外地游客参与本村老年学校活动,组织外地游客与村老年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套全方位感知、互动式体验的乡村文化大课堂,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2018年1月至7月 ,松杉村总接待游客12万人,收入达600万元。四是用好“黔北藤编之乡”这张名片。在板桥镇娄山关社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藤编协会合作开设了藤编技术培训班,由协会派专业的藤编技术传承人为老人们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负责回收老人们编织的产品,激活乡村老年人增收资源。2018年,板桥藤编收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学员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截止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51所老干部学习活动室,满足了1000多名老干部的就近就便学习活动需求。138所老年教育学习室,满足了170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同时,将离退休党支部建设、老年教育、关工委、诗词楹联学会等涉老工作人、财、物高度融合,全部纳入村(社区)建设和村(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涉老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村(社区)服务基础,充分盘活了各类涉老资源。(夏禹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