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遵义:一桥沧桑四百年

  八十年代的新华桥 资料图片

  ◎陆昌友

  遵义坊间流传的《遵义景致》中有一联语“夜月吴桥真好看,碧峰山上望人烟”,这里提到的吴桥,就是横跨湘江、连接新老二城的重要通道——新华桥。


  从“吴桥”到“赵公桥”再到“新华桥”,这座桥历经400年风雨飘摇,见证400年沧海桑田,至今仍屹立在湘江河上。


  吴桥

  此桥年代久远,始建于何时、最早的桥名叫什么,现已无从考证。据《遵义府志》引《遵郡纪事》载:“平播后,只有石板平桥,名塌水,后多颓缺。”由此可知,此桥曾被叫作塌水桥,而“平播”当是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事,距今,至少也是400多年了。


  由于桥身低,一涨水就会被淹没,甚至遭冲垮。清康熙七年(1667年),由任遵义总兵的吴之茂牵头,文武官员捐俸,拆去老朽的旧桥,将桥面增高,桥身加宽,并在两旁建房造屋,集商贮货,把桥建得如同街市,以至“初经者不识有桥也”。因此桥为吴之茂领修,故名为吴公桥,俗称吴桥。新桥横卧于湘江中,一个个桥墩向两边伸展,像一条长身多足的蜈蚣,民间又称蜈蚣桥。遗憾的是,好景不长,16年后,此桥再被洪水冲垮。而且一毁就是好几年,无人过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有一个从吴地(今江苏)云游到此名叫照彻的僧人,见此桥垮塌,往来行走不便,引动恻隐之心,“毅然以为己任”。他慷慨解囊并尽力募化,希望早日将桥建成。对于吴僧的举动,好事之人“或疑之,或笑之,或忌且谤之”。但吴僧丝毫不为所动,“一切不顾,强力诚衷,以桥之成为止。”吴僧的义举,感动了临郡视察的“太守徐公”和“官绅士庶”,大家“嘉僧之志咸踊跃捐勷”。不到三年,新桥建成,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取名福寿桥,寓“多福多寿”之意。人们企盼新桥永固,又称万寿桥。因感念吴僧照彻的功德,沿旧习,还称吴公桥,简称吴桥,不过,此吴桥已非彼吴桥。清代遵义著名诗人罗兆甡代遵义知县陈瑄撰《福寿桥记》就记述了新吴桥建造的盛事。


  陈瑄还赋诗一首,以记其事。诗云:“蛮烟敛净播城东,揽辔津梁眺远空。地入锦江通万里,光摇银汉落长虹。无人更拟西征赋,有客横吹短笛风。廿四桥边谁度曲,乡心忽在月明中。”字里行间,充满对吴僧照彻的感怀之情。


  新建的吴桥,雄阔壮观,如玉龙横卧湘江烟波之上。尤其是皓月当空或繁星万点的夜晚,徜徉湘江河畔,望波光月影桥身,交相辉映,盼人桥长久,婵娟与共,实为美景佳致。“吴桥夜月”也就被誉为“遵义八景”之首,引得不少骚人墨客对它吟咏有加。


  郑子尹的二弟郑子行《晚眺吴公桥》曰:“万户人家水一溪,抱城绕郭转东西。行人薄暮归来少,独有双乌觅树栖。隐隐青山立不齐,周遭围护一城低。千门万户全关闭,明月分光照过西。”


  清初诗人李铠《吴桥夜月》言:“济川功业建高标,又跨飞虹驾石桥。万里行人浮宝筏,一江烟雨荡轻桡。城边鸟散秋能渡,峡底鱼驯夜不骄。遥忆秦淮何处是,依稀明月听吹箫。”


  ……

  这些诗作,描绘了吴桥侧畔、湘江河滨月明之夜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陶醉,让人神往。


  赵公桥

  时光又过了30年,万寿桥还是未能“万寿”,再次被洪水冲毁。遵义知府赵光荣、知县邱纪出面主持重建,人称赵公桥。


  随新城的迅速发展,人流急增,交往频繁,此桥的作用更加凸显。清光绪三年(1877年)冬天,遵义知县周庆芝发出倡议,百姓踊跃捐款,改修此桥。将桥增高三尺有余,两侧修石栏,使桥身更加坚固。桥的东面,铸铁牛两尊;桥的西边,雕石狮一对,以为镇桥之物。另外还在桥身两侧分别雕刻石龙首尾,探入水中,仿佛石龙游弋于碧波之上。


  此桥经受住了1887年和1916年两次湘江历史上最大洪峰的考验,只是在1916年,桥栏被洪水卷走。


  1935年元月,红军长征一进遵义。从1月9日进城到1月19日离开,住在新城古寺巷易少荃公馆的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12日下午在老城“老三中”操场上参加“万人大会”,15—17日早出晚归,到老城枇杷桥柏家公馆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唯一的通道就是这座赵公桥。


  1937年,由地方财政出资,仿欧式铁桥型制,将桥改建为高墩木板桥。以原桥石面作底盘,横铺圆木,桥两边置木栏,桥面上用木材制作框架,中间架提梁,悬匾额,题名中正桥。


  1945年9月初,遵义人在桥头搭建彩门,庆祝抗战胜利。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饶有兴致地端着相机,让夫人陈汲、长子竺津、幼女竺松站在已经没有了护栏、只剩下石板的桥上,为他们拍下合影,留作浙大西迁、遵义办学近六年的难得纪念。


  1948年,由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朱耀根等参与设计,遵义军官队队长韩汉英出面集资,拆老城城墙料石为原料,就原桥墩巻拱,拆除桥面上已经腐朽的圆木,按遵义最高水位增高桥身,拓宽桥面,将此桥改建为6墩7孔石拱桥。


  新华桥

  1949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传员挺立于桥头,宣告遵义解放。随后,人民政府将桥命名为新华桥,1966年更名为长征桥,1981年地名普查恢复原名新华桥至今。


  1955年、1964年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先是将桥面升高1米,靠上游一侧加宽7米,后又将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定型。至此,新华桥总长52米,高7米,宽17米(车行道10米,两边人行道各3.5米),荷载60吨。桥为8墩9孔石拱,桥墩、桥身均用红砂石砌成,桥墩横截面形状如梭,迎水面分水尖减小水流阻力。桥东头那对历经百年沧桑的铁牛,被移到遵义公园正门口,供游人赏玩。


  2014年,为迎接遵义会议80周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将遵义公园改造重修,免费向市民和游人开放,那对铁牛也移到园中“名人馆”前安放。


  1959年,有人突发奇想,要依托新华桥拦坝闸水。于是,由政府投资6500元,在桥上流一侧每个桥墩两边都凿下宽约8公分、深约10公分的凹槽,卡入木板闸水。但很快就发现这样将会形成隐患,为确保新华桥的安全,拆除了木板。而留下的一个个凹槽,至今仍清晰可见。


  新华桥改建后,先后顶住了好几次洪水的冲击,都安然无恙。1991年“7.5”特大洪灾,却再次将桥上石栏冲走。由此引发政协委员建议,在湘江河上游修建水库。政府采纳此建议,修建海龙水库后,洪水压力减轻,至今已20来年,再未闹过水患。


  新华桥历史悠久,作用重大。它既承载了遵义数百年的发展,也见证了遵义数百年的变迁,是1980年代确定的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遵义市人民政府又重新公布,不久,红花岗区人民政府即在桥栏上挂牌保护。


  后记

  2014年下半年,市政设施改造,将红花冈剧院对面的小广场改为公交车中转站,还在湘江河西岸靠新华桥附近修建凉亭和长廊,供市民休闲娱乐,这无疑给新华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遗憾的是,亭柱和廊柱上至今还空空如也,让人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感到美中不足。其实只要把和新华桥有关的诗词、楹联摘录下来,请书法名家书写,用木板镌刻,悬挂或镶嵌在亭柱、廊柱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市民和游客以此了解新华桥厚重的历史,这将是遵义文化建设上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