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村民不脱贫,我绝不离开”

  张宏走访群众

  润南村

  “我和润南村有个约定,村民如果不脱贫,我绝不离开!”驻村第一书记、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调研员张宏说,这是局党委的指令,更是全局上下对润南村的帮扶决心。2016年4月,张宏经组织选派到习水县永安镇润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三年多来,张宏扎根山村、鼓足干劲、汇聚合力,在偏远的小山村里坚守初心,以改变村容村貌、加强组织建设、破除“思想贫困”、推动集体经济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


  去年,张宏被评选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润南村党总支连续两年被习水县委和永安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1、勤走访、深调研  找穷根谋出路


  张宏是部队正营职干部转业到遵义市城管局的一名中层干部。当听说他再次“转业”到润南村,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润南村位于习水县永安镇北面,因交通不便、地处偏僻,一穷二白是该村的真实写照。张宏回忆2016年第一次走进村里,几乎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家中只留下老人和小孩。


  “要脱贫,就要找准穷根定出路。”刚到村,润南村党总支还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工作一度停滞不前。张宏便定下决心要一天到晚待在村里,通过家里聊,路边问,田边谈,召开村、组会议,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致富能人、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润南村发展的建议意见。


  通过摸底排查、走访座谈,张宏找准了“穷根”,便提出“强化组织建设,摒弃依赖思想,推动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的脱贫工作思路。同时,召集该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召开“坝坝会”等方式,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和发展优势,宣讲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如何用好“特惠贷”和“五个一批”进行培训,为他们指明了脱贫致富的方向,增强了村民拔掉穷根的信心,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2、强党建、打基础  抓产业促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张宏组织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系统58名党员与64户贫困户进行“干群结亲”,引导贫困对象摈弃“等、靠、要”的思想,利用好党的富民政策,依靠自身优势发展产业,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从抓制度、抓队伍、抓阵地建设入手,以培养能力、激发活力为重点,将村干部、党员培养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


  “有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才能专注发展产业致富。”张宏说,针对润南村“三房”建设问题,村支“两委”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有效督促推进润南村“三房”建设工作,确保147户危房改造、179户人居环境整治和543户老旧房改造顺利实施。


  针对润南村无集体经济的现状,张宏积极向“娘家”——遵义市城管局申请30万元资金,有效解决了全村19.3公里小康路建设材料供应难题;协调9万元资金,创办村蜂窝煤厂;利用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并协调5万元资金,创办了润南村红白事服务中心,做好了润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2户156人的后半篇文章。此外,鼓励湾子组返乡农民工吴跃飞发展种植黄精2亩、白芨8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300亩,发展辣椒产业……一系列产业项目的建设,不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据了解,三年来,张宏积极对接有关单位协调解决各类项目资金达409.78万元,全力推动润南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业和畜牧业,让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路。


  3、送温暖、解民忧  守初心暖民心


  “我一直想到基层农村去锻炼,有幸被选派去驻村,让我终于有机会为老乡们做些实事。”张宏说,我来这的初心就是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想办法、出点子。


  刚入村,就有几名老乡找到张宏,反映夜晚出行无路灯照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等问题。他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工作的抓手和切入点吗?


  当晚,他就积极对接“娘家”单位,协调市、省教育部门34万元资金,为润南小学安装安防系统,确保润南小学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安全。同时,为留守儿童建立“爱心家园”,解决润南小学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在娱乐和学习上的困难。


  “自从张书记来到我们这里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夜晚有了亮堂堂的路灯,晚上走路方便多了,张书记帮我们办了不少好事,真的很感谢他们。”村民李本良说。


  去年,润南村脱贫出列,张宏实现了当初的约定。如今,行走在习水县永安镇润南村,一路溪水潺潺,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点也看不出,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贫穷落后、脏乱差闻名的省级“贫困村”。


  “虽然实现了当初的约定,但是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带领润南村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面对未来,张宏信心满满。

  (罗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