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遵义 > 正文

习水: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

  • 作者:罗强
  • 编辑:赵飞羽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19-11-19 16:05:18

  赤水河红军大桥  周东亚  罗利飞  供图

  遵义习水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以来,曾一度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制约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加快补齐短板,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县交通运输局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大,项目建设施工难,点多面广,战线长,项目融资难等现状,紧紧抓住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等机遇,超前规划、超前运作,超前实施,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特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发展,农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语言,深深印刻在习水交通建设者的心中,这是山区群众的期盼,也是山里群众祖祖辈辈的梦想。

  2013年,该县第一条高速——仁习赤高速公路习水段63公里顺利通车,实现了该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014年和2016年,继仁赤高速公路建成开通后,该县第二、第三条高速江习古和习正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


  2018年,江习古高速公路习水至寨坝、习水至江津、习水至习酒段相继建成通车,2019年10月最后一段古蔺至习酒段也建成通车,全县正式迈入“双高速”的时代。习水至正安高速公路2019年10月已建成通车。


  自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交通共投入资金186.81亿元,其中,农村公路投入资金63.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385公里,其中:县乡道375公里,村道2438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截止2018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96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82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公里,国道219公里,省道342公里,县乡道927公里,村道2736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


  目前,全县公路网密度达236.23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该县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国家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2018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复评验收;2019年1月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国防交通工作先进单位。


  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中,指导习水县交通运输局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做好当前交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县247个行政村已全部开通客运班线,行政村通客运率100%。全县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建制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村民组通路率达到“三个100%”,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15户以上集中居住的农户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的目标。


  如今,广大农村,村村通油(砼)路,组组有连户,群众出行脚不脏、鞋不湿。


  为解决和改变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现实与现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习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起了“政府主导、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群管群养”的养护管理体制,形成了县乡道路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农村公路县道、乡道和村道管理养护达到全覆盖,达到“有路必养”的目标。


  2015年8月,习水县率先在遵义市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公司”,探索建立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市场化运作方式,该公司承担全县大中小修工程、应急抢险、日常管护工作,实现了管养分离。开创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便捷、畅通、优美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


  从空中俯看,不同等级的公路犹如一条长长的生命线,连接着每一座城市,连接着每一个村落,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连接着山里人的心。


  每一条公路,犹如铺设在习水大地上的管道,在不断输送财流、人流、信息流,无论它宽与窄、平与缓都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路,这是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再高的山,我们都能跨域;再险的坡,我们都要攀登。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这是山里人多年的期盼,这是习水经济腾飞的路。


  没有交通的大发展,很难实现城市乡村的大发展、大跨域,交通也被人们称为发展通道、经济命脉。


  公交车以前是城市的专用交通工具,而习水县在温水、寨坝、马临和千年古镇土城等乡镇开通了公交车,它的开通方便了乡镇干部、群众、游客的出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该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两全一强”目标,主动承担构建“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继续大力推动交通提速发展,全面提升交通枢纽能力,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力度,不断创新“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夯实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畅通习水,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成为川南、渝西、黔北交通枢纽,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78万老区人民早日迈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康庄大道。(罗强)

  气势恢宏  周东亚  罗利飞  供图

  遵义习水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以来,曾一度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制约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加快补齐短板,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县交通运输局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大,项目建设施工难,点多面广,战线长,项目融资难等现状,紧紧抓住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等机遇,超前规划、超前运作,超前实施,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特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发展,农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语言,深深印刻在习水交通建设者的心中,这是山区群众的期盼,也是山里群众祖祖辈辈的梦想。


  2013年,该县第一条高速——仁习赤高速公路习水段63公里顺利通车,实现了该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014年和2016年,继仁赤高速公路建成开通后,该县第二、第三条高速江习古和习正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


  2018年,江习古高速公路习水至寨坝、习水至江津、习水至习酒段相继建成通车,2019年10月最后一段古蔺至习酒段也建成通车,全县正式迈入“双高速”的时代。习水至正安高速公路2019年10月已建成通车。


  自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交通共投入资金186.81亿元,其中,农村公路投入资金63.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385公里,其中:县乡道375公里,村道2438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截止2018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96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82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公里,国道219公里,省道342公里,县乡道927公里,村道2736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


  目前,全县公路网密度达236.23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该县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国家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2018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复评验收;2019年1月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国防交通工作先进单位。


  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中,指导习水县交通运输局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做好当前交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县247个行政村已全部开通客运班线,行政村通客运率100%。全县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建制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村民组通路率达到“三个100%”,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15户以上集中居住的农户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的目标。


  如今,广大农村,村村通油(砼)路,组组有连户,群众出行脚不脏、鞋不湿。


  为解决和改变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现实与现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习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起了“政府主导、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群管群养”的养护管理体制,形成了县乡道路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农村公路县道、乡道和村道管理养护达到全覆盖,达到“有路必养”的目标。


  2015年8月,习水县率先在遵义市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公司”,探索建立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市场化运作方式,该公司承担全县大中小修工程、应急抢险、日常管护工作,实现了管养分离。开创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便捷、畅通、优美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


  从空中俯看,不同等级的公路犹如一条长长的生命线,连接着每一座城市,连接着每一个村落,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连接着山里人的心。


  每一条公路,犹如铺设在习水大地上的管道,在不断输送财流、人流、信息流,无论它宽与窄、平与缓都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路,这是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再高的山,我们都能跨域;再险的坡,我们都要攀登。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这是山里人多年的期盼,这是习水经济腾飞的路。


  没有交通的大发展,很难实现城市乡村的大发展、大跨域,交通也被人们称为发展通道、经济命脉。


  公交车以前是城市的专用交通工具,而习水县在温水、寨坝、马临和千年古镇土城等乡镇开通了公交车,它的开通方便了乡镇干部、群众、游客的出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该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两全一强”目标,主动承担构建“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继续大力推动交通提速发展,全面提升交通枢纽能力,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力度,不断创新“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夯实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畅通习水,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成为川南、渝西、黔北交通枢纽,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78万老区人民早日迈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康庄大道。(罗强)

  天堑变通途周东亚  罗利飞  供图

  遵义习水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以来,曾一度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制约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加快补齐短板,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县交通运输局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大,项目建设施工难,点多面广,战线长,项目融资难等现状,紧紧抓住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等机遇,超前规划、超前运作,超前实施,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特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发展,农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语言,深深印刻在习水交通建设者的心中,这是山区群众的期盼,也是山里群众祖祖辈辈的梦想。


  2013年,该县第一条高速——仁习赤高速公路习水段63公里顺利通车,实现了该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014年和2016年,继仁赤高速公路建成开通后,该县第二、第三条高速江习古和习正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


  2018年,江习古高速公路习水至寨坝、习水至江津、习水至习酒段相继建成通车,2019年10月最后一段古蔺至习酒段也建成通车,全县正式迈入“双高速”的时代。习水至正安高速公路2019年10月已建成通车。


  自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交通共投入资金186.81亿元,其中,农村公路投入资金63.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385公里,其中:县乡道375公里,村道2438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截止2018年底,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896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82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公里,国道219公里,省道342公里,县乡道927公里,村道2736公里,“组组通”303公里,小康路4269公里。


  目前,全县公路网密度达236.23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该县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国家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2018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复评验收;2019年1月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国防交通工作先进单位。


  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中,指导习水县交通运输局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做好当前交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县247个行政村已全部开通客运班线,行政村通客运率100%。全县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建制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村民组通路率达到“三个100%”,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15户以上集中居住的农户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的目标。


  如今,广大农村,村村通油(砼)路,组组有连户,群众出行脚不脏、鞋不湿。


  为解决和改变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现实与现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习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起了“政府主导、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群管群养”的养护管理体制,形成了县乡道路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农村公路县道、乡道和村道管理养护达到全覆盖,达到“有路必养”的目标。


  2015年8月,习水县率先在遵义市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公司”,探索建立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管养市场化运作方式,该公司承担全县大中小修工程、应急抢险、日常管护工作,实现了管养分离。开创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便捷、畅通、优美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


  从空中俯看,不同等级的公路犹如一条长长的生命线,连接着每一座城市,连接着每一个村落,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连接着山里人的心。


  每一条公路,犹如铺设在习水大地上的管道,在不断输送财流、人流、信息流,无论它宽与窄、平与缓都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路,这是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再高的山,我们都能跨域;再险的坡,我们都要攀登。山有多高,路就有多远。这是山里人多年的期盼,这是习水经济腾飞的路。


  没有交通的大发展,很难实现城市乡村的大发展、大跨域,交通也被人们称为发展通道、经济命脉。


  公交车以前是城市的专用交通工具,而习水县在温水、寨坝、马临和千年古镇土城等乡镇开通了公交车,它的开通方便了乡镇干部、群众、游客的出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该县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两全一强”目标,主动承担构建“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继续大力推动交通提速发展,全面提升交通枢纽能力,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力度,不断创新“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夯实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畅通习水,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成为川南、渝西、黔北交通枢纽,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78万老区人民早日迈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