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三大难题”的万山解法

  近年来,万山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六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以“五个体系”为生计保障,重点围绕破解易地扶贫搬迁“稳住难、致富难、融入难”三大难题,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通过稳就学就医、帮就业创业、强基层基础“一稳一帮一强”,突出搬迁与脱贫同步,做到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截至目前,万山旺家花园安置点已投入资金20.3亿元,建成安置房62栋,扶贫微工厂1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综合超级市场1个,便民服务中心1个,乡愁馆1个,搭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大数据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成立了以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洗车场为主的社区集体实体经济,共搬迁4232户18379人。安置点内“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于2019年4月12日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的肯定性批示。


  稳就学就医


  筑牢民生之基破稳住难题


  加快建设学校。为解决搬迁群众入学的思想顾虑和实际困难,统筹各方力量新开工建设了城区幼儿园10所、小学4所、初中1所、高中1所,新增学位1.56万个。开通学籍转接绿色通道,简便学籍办理程序,与城区学生实行混合编班,确保随迁子女城区学校入学政策待遇不变;选优配强教师。从区内各学校选调骨干教师配齐、配足、配强师资力量,组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搬迁子女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强化教育服务。在搬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教育岗位,开通学籍转接绿色通道,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就读学校,确保每一个搬迁户子女都能有学上、上好学,不能让一个学生辍学。


  配齐看病功能。加快医疗服务机构建设,现已建成7个卫生服务室、1所综合卫生服务中心。配齐配强医务人员,调配思想政治素养好、医德医风好、服务态度好、业务技术好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搬迁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搭建医术互补。定期组织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医务人员和区级医疗服务机构骨干到安置点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切实提升安置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畅通医疗报销。在区人民医院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绿色窗口,根据安置区服务半径、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套建设安置区医疗机构,积极做好“先看病后付费”。改变了过去医疗对象先垫付个人自付部分资金压力问题,为搬迁群众“减了负”,实现医疗机构结算系统与新农合、医保中心、民政医疗救助等“一站式”服务“无缝链接”,方便群众即时结算。


  帮就业创业


  夯实民生之本破致富难题


  建设小区内扶贫微工厂。在安置点建成了一座6000平方米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已引进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装等七家企业,可解决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2600元以上,目前已有360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为让搬迁群众“多干两小时、多挣100元”,协调企业打造员工家属活动室和“四点半”学校,安排专人照顾员工小孩,赢得搬迁群众一致好评;大力推送精准就业岗位。实施“大数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举措,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大数据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服务全覆盖。有针对性的开展搬迁群众劳动力全员培训,让每一个搬迁户至少掌握一门技术,在旺家、河坪等搬迁社区联合区就业局开展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就业培训14个班次,涉及制衣、制鞋、水电工、家政、厨师、刺绣、育婴员等培训,向东部地区城市输出务工人员3600余人,就近安置就业1100余人,自主创业共计360余人;成立社区集体经济企业。积极探索社区集体经济,成立以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洗车场为主的社区集体实体经济,提供就业岗位160个,推行“社区+公司+合伙人”模式,优化物业管理、安保、保洁、绿化、就业培训等服务工作,强化技能培训、产业引领,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彩虹海等辖区内企业主动作为,先后为搬迁贫困群众提供管理员、服务员、操作员等就业岗位113个。


  强基层基础


  解决民生之忧破融入难题


  突出党建引领。明确由丹都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双组长主抓安置点后续服务工作,下派干部担任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党支部书记,建立党组织构架,落实好居规民约,整合社区各类人才资源,采取机关下派、群众选举等方式,以楼为单位,选优配强楼栋长,提升基础组织战斗力;配套公共服务。建设1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综合超级市场、1个便民服务中心,开设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供电供水等各类公共服务窗口,统筹区直相关部门和迁出地工作组进驻服务站提供便民服务,解决搬迁群众的思想顾虑和实际困难。在安置小区实施外部环境提升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活动场地,群众茶余饭后有了新去向;开展感恩教育。以乡愁馆、老年娱乐室、群众议事室、图书阅览室、儿童乐园、新时代讲习所等场所载体,邀请政协委员和对接市区宣传文化部门多次在安置区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文艺活动,让“故土难离”的新市民在城区有了精神归宿。学校召开家长会、课堂教育搬迁学生等方式,让学生感化家长,做城市的主人;丰富精神生活。开展迎新春趣味活动、端午包粽子比赛、免费游览朱砂古镇活动。开展“最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好人好事评选和宣传,让搬迁群众从农民变市民的思想行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