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侯元军:驻村帮扶践初心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红星村驻村第一书记侯元军,驻村3年先后让官舟镇木梓岭村、红星村顺利脱贫出列,成为闪耀在群众心中的“红星”。3年驻村工作中,他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仆情怀。2017年,荣获“全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荣获“全县脱贫攻坚十佳人物”;2019年,被铜仁市委、市政府评为“铜仁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称号。


  踏上新征程不忘来时路


  侯元军是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程师,2016年5月被组织选派到官舟镇木梓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开启了人生新征程。


  “出发前,我在心里立下一定让贫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誓言。”但到村后,侯元军才发现自己的想象与工作实际有很大差距,不知道如何与村民沟通,不知道怎么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等。


  驻村虽然艰难,但侯元军从未放弃。驻村期间把群众当朋友,当亲戚,找到了拉近干群关系的第一把“钥匙”。如何让群众脱贫是关键,侯元军与驻村干部、村两委调研、走访后,围绕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制定了《木梓岭村三年发展规划》《木梓岭村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木梓岭村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等,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基础设施方面,帮助木梓岭村硬化了10多公里的连户路和产业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修建了3个人畜饮水池,其中还修建了消防水池;修建了村委会和活动广场,为群众文娱生活提供了场所。


  在产业发展方面,帮助木梓岭村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当年发展蔬菜100亩,确保了村里的贫困户人人有收益;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资金3万多元,购买了蛋鸡1200羽,帮助贫困户杨秀辉发展蛋鸡产业,如今杨秀辉已改行发展肉牛养殖业。另外,还发展了5户努比亚山羊养殖户、300亩桔橙、300亩银杏。


  2016年底,木梓岭村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加到了19.7万元,贫困发生率从19.37%下降到了2.72%。


  贷款20万元实现扶贫梦


  “红星村是深度贫困村,目前需要一个驻村第一书记……”单位领导话音未落,侯元军便说:“我去,我有经验。”2018年4月,侯元军再次背上行囊,踏进了红星村这片贫瘠的土地。


  红星村有229户847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来到该村,侯元军通过走访、调研,并与村两委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8年,红星村争取到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需要先建后补。但村里没有集体经济,项目无法启动。于是,侯元军从银行共贷款20万元,借给村里解燃眉之急。他说:“当时贷款没有多想,一心只想把产业发展起来。”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红星村按照“村社合一”模式,养殖6000羽蛋鸡、生猪代养1000头、种植金银草60亩等。当年红星村33户贫困户每户获得了1224元分红金。


  “我们建这个猪场时,侯书记经常到现场监管。猪场建成后他给猪配饲料、看病等等。他既是饲料员,又是管理员。”红星村驻村干部田绍兵说。


  2018年,侯元军向市教育局争取帮扶资金5万元,购买了一辆垃圾运输车和孵化机、混合机、粉碎机等,实现了养殖饲料自己加工,减少了养殖成本。


  “现在我们与四川铁骑力士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帮他们代养生猪,由公司出饲料,除了混合机在使用外,其他机械还未使用,将来产业步入正轨后,这些设备便可运用起来了。”侯元军说。


  此外,侯元军还帮助村里修建了产业水池2个,人畜饮用水池3个,养殖专用水池2个。2018年底,红星村在侯元军与驻村干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3.66%降到了2.36%。


  百姓无小事真情显初心


  “田江雨,40多岁,全家7口人,已搬到了铜仁安置点,还有3个小孩在家读小学,把这个学期读完了就去铜仁……”


  “田汉仁,70多岁,性格十分倔强,不愿意搬离危房,我们一天早晚两次上门去劝说,前几天才说通,终于搬进了安全住房……”


  说起群众家的事,侯元军如数家珍。在谈及做群众工作有什么“秘诀”时,侯元军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用心聊聊家常,讲解政策而已。”


  一次,侯元军来到搬迁户田江雨家中,帮助还在读小学的3个小孩打扫房间,并告诉她们要讲卫生。“侯书记,你今天跟我们说了,我们以后就知道打扫了,谢谢侯书记。”


  田绍兵介绍,2018年田江雨在操作旋耕机时,因脚底打滑右脚被旋耕机绞着造成粉碎性骨折,给他家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侯元军知道后向银行贷款4万元,借给田江雨家应急。同时还在网上发起募捐,凑得1万多元,并安排田江雨妻子在鸡场务工,每月工资2600元,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如今田江雨搬到了铜仁,侯元军再次借钱帮他办了一个快递驿站。


  好心的“皮卡车司机”是侯元军给村民留下的最深印象。“侯书记总是开着一辆白色皮卡车,帮我们拉肥料,送材料。”红星村村民田茂万说。


  “当初修猪场专用水池时,预算40多万元,但我们用皮卡车拉材料,省下了20多万元呢。”侯元军说。


  采访结束时,笔者坐上侯元军的皮卡车,感受着村民对他的尊重与浓浓的情怀,感受着他曾日日夜夜行驶在空寂的公路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