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回顾2019,在这个城市里,每个平凡的人都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有价值的人生。他们用纯朴的心灵,感染着身边的你我。用闪光的言行,温暖着这个社会。用实际行动树立榜样,感染大众。小人物有大能量,小故事有大温暖。


  看见他们,你会发现,生活仍然值得你用心对待。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只要用心,就有回报。


  61岁上大学的退伍老兵


  今年11月,石阡县61岁的退伍老兵李光强成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一名新生。


  李光强于1978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战地医疗队员。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对用药制药有一定的研究。退伍回乡后,李光强利用所学知识在村里开设医务室,但因当时生活水平较差,最终没有维持下去,对制药和用药的研究也就被搁置一旁。


  今年,61岁的李光强进入大学学习,尽管这个年龄在大学校园里有些格格不入,但李光强一点也不胆怯,因为自己的梦想就能够打败一切。他表示,会好好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好好学习,希望能把在学校获得的知识,造福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爱,我们共同上大学


  为了爱,打工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8年后,他再次复读并顺利考取大学。


  近3年来,在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里,同学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特殊的学生。他叫刘贵平,今年32岁,带着4岁大的儿子一起上大学。


  大家好奇他为何现在才来读大学,他透露道:“一是不认输,二是因为爱。”


  福利院里飞出“金凤凰”


  今年高考过后,铜仁市儿童福利院的代泽仙、张春秋、龙金环、罗芳、任丫丫、刘佩佩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她们六人虽然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却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分别以417分、566分、598分、483分、371分、514分的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张春秋、龙金环、罗芳、任丫丫、刘佩佩是2011年来到福利院的,代泽仙则是2013年来的。这次她们6人都考得不错,代泽仙被吉林工商学院录取,其余5人分别被广东医科大学、江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


  勤学苦练四载圆参军梦


  如果可以,我愿意去祖国最遥远的边疆。


  今年9月,张雷和龙永杰这两位00后“准新兵”曾立志参军,在武校和区民兵应急连苦练4年后,终于圆了心中的参军梦。


  毕业于河南嵩山少林武校的“00后”张雷,因多年前曾亲眼见过一支步履整齐、身着迷彩的队伍,便立下了参军志,“长大后,我一定要投身军营为国效力!”


  读书时,龙永杰就有了参军报国信念。但龙永杰身体瘦弱,经常感冒生病,2015年7月,其父便把他送到河南嵩山少林武校学习。就这样,从南到北,龙永杰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习武求学路程。


  “两个战场”的英雄


  来自思南县的王明礼是贵州唯一一位被中宣部授予“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的退伍老兵。17岁参军入伍的他,在战场上为救战友被炮火击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左小腿。


  退伍后,王明礼拖着伤残的双腿,开辟荒山,带领一群退伍老兵和困难群众一起艰苦奋斗,建成4000多亩生态茶园基地,带动了临近村寨4000多人致富。


  从战斗英雄到创业先锋,工作中的王明礼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因残疾给组织提任何特殊要求,不讲究物质享受,并且还一直隐瞒自己左腿装着假肢的事实,在外人面前和群众一道挖土搬石,退役近34年,王明礼军人底色不变。


  无声的理发店


  在碧江区锅厂附近有一家特殊的理发店——华军名剪,一对聋哑兄弟开的理发店。


  这家不足30平方米的店客人络绎不绝……店主杨华军和弟弟平时用小本子、手语和客人交流,基本消除沟通障碍。开店23年来,杨华军还接收了10余名聋哑徒弟,目前徒弟也已经独立开店,杨华军兄弟用自己的事迹告诉大家:即使没有翅膀,心也要飞翔,因为青春需要奋斗!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身残志坚带民奔富路


  松桃普觉镇棉花山村的刘华俊15岁时,一次意外受伤导致其左手不幸截肢,身体上的不便让他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他联合村里的20户贫困户,并筹集资金,同时积极学习生猪养殖和管理技术。


  经过多方努力,松桃棉花山利民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5月成立,主要由刘华俊负责,次年便正式投入运营,为周边的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你是我的腿


  你是我的腿,背着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在思南县,一对小夫妻的爱情故事感动着无数人。2017年,石晓蓉嫁给因车祸高位截肢失去双腿的杜伟,无怨无悔照顾丈夫的生活。她每天要背着丈夫出门散步,还凭着自己在职业护理学校学到的经验,帮助丈夫利用双手或板凳等物品学着移动身躯。在石晓蓉的悉心照顾下,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他们坚守的这份爱情感动了身边的许多人。


  坚守大山教书育人


  今年已经50岁的张绪祥是土生土长的万山区鱼塘乡云山村人,是他们那个年代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云山村教学点是较为偏远的山村小学,从1985代课起直到2017年,学校都是他一个人代班,多年来,张绪祥一直在坚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


  34年的坚守,张绪祥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我留在这座大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他说。


  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在碧江区瓦屋乡兰坪村有这样一个人人夸赞的孝顺孩子,她叫刘林,是铜仁市孝子之星获得者。


  自懂事以来,刘林就充当着奶奶的小帮手,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帮奶奶洗脚按摩……对奶奶尽心尽孝。她用行动谱写了一曲家庭美德的赞歌,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孝老爱亲的光辉典范。


  奶奶抚育我长大,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我也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只有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后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回报帮助过我的亲人、老师和同学,更要让我的奶奶过上幸福的生活。——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