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德江出水村:实事办在心坎上 幸福生活手上来

  苍莽群山,云雾缭绕,地处高寒且不通公路……偏居一隅的土家山民,不因出水村这个地名而富足殷实,愚昧和贫困交织,使这里成为有名的“乱村”。


  曾经,因小水电站开发,群众与开发商对峙,剑拔弩张;换届选举有个别人煽动,基础设施建设被个别群众阻止……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仍是出水村人不愿触及的伤痛。


  出水村,位于铜仁市德江县长丰乡南部,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200 米,平均海拔740米。东与务川县石朝乡相连,南与胜坝村接壤,北与大田村毗邻,西抵石板村,国土面积6平方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是德江县7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4年,该村总人口13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9户622人,贫困发生率达46.7%。


  如今,150盏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4口总蓄水量达430立方米的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去年5月村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全村389户均用上生活电;26户113人实现易地搬迁,告别深山走向城市……


  截止2018年,该村脱贫65户27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7%,同时,2019年将脱贫57户257人,届时,贫困发生率为1.5%。


  扶智力净民心、建基础发产业、强弱项补短板,“三驾马车”领跑脱贫攻坚,一幅美丽幸福的新时代农村画卷舒展开来……


  民风从乱到治 政通人和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刚来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都听到有人在骂花鸡公(骂街),哪个又是偷哪家鸡了,哪家牛又是把哪家菜吃了…… ”回想2017年驻村时的情景,出水攻坚队副队长马杰仍心有余悸。


  2017年元月,马杰被派到出水村担任脱贫攻坚队副队长。当时,虽然村里产业逐步成型,水、电、路基础设施已有很大的改变,群众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是,村民之间矛重重、干群关系紧张不和,群众工作异常艰难,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扶贫先扶智,这是党和政府一直所倡导的,也是一线党员、干部所为之努力的初衷。群众思想不变,就会越扶越麻烦,甚至南辕北辙、背离初心。


  怎么扶,困局怎么破?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对于一村一域,亦是如此。


  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在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村民思想教育、引导和净化工作。通过重阳节邀请村里老人到村委会吃糍粑、中秋节与全村群众共同吃团圆饭、组组吃连心饭方式聊家常拉近干群关系。


  同时,前后安排三场文艺下乡,以健康、积极文艺精神感化群众;以家庭会、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对十个村民组进行政策讲解和宣传,让党的惠民政策入村、入户、深入人心;针对外出务工村民家庭,驻村工作队实行包保责任人,帮助照顾留守家的老人,解决后顾之忧;针对贫困群众,驻村工作人员修房子、修厨房、卫生间,农忙时,帮助群众插秧、稻谷……


  法安天下,德润民心。


  出水村,在重树政信、净化民心过程中,不只是简单批评、教育和惩罚,还有更多的关心、关怀和引导。


  以身作则沉下去,群众矛盾少起来,干群关系好起来。


  “现在再也没有人天天骂花鸡公了,不管走到哪家哪户,群众都很热情。”马杰很欣慰地说。


  道路从封闭到畅通 群众出行便


  交通,历来都是一个地方经济、教育发展首要条件,对于一个高海拔的村落,更是如此。


  然而,落后的交通,是出水村一直贫困的主要根源,也让世代久居于此的村民,尝尽了苦头。


  “以前我们修房子,从德江拉水泥到这里,需要4到5天时间。”出水村党支部书记肖良轩回忆那时,无奈地说,20多年前,村民们自出劳力,从长丰甘溪修了一条途经梅林寺、胜坝村,到达该村的一条车路。但是,没有硬化的毛路依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村民修房建屋运输沙子、水泥和砖,需要几经转运,然后再用人力、牛马驮运,直到前几年才硬化正式通行。


  同时,2014至2015年,当地政府又从该县荆角乡的角口,修建了一条途经石板到出水,再连通到胜坝、长丰的通村路,2016年硬化并通车。


  自此,该村对外不再是大山深处的“孤岛”,外出也不需再爬山又涉水。


  但是,村里组与组、户与户之间,还是处于彼此孤立的原始状态,特别是下雨天外出,还得穿筒筒鞋(雨靴),单一的通村路,对大伙的出行并没有改善多少。


  2016年开始,该村借助脱贫攻坚政策的东风,大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修通并硬化了2条总长15.36公里的组组通公路、土地整治项目生产便道1条4.3公里、产业路4条总长15公里、连户路20公里,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也促进了村里产业的发展。


  “不管是从长丰甘溪,还是从角口到我们这里,现在都只需20来分钟。”肖良轩笑呵呵的说,羊肠小道换成车路,泥路变成水泥硬化路,出行不便早已成为人们的记忆。


  产业从无到有 群众增收渠道多


  路通则民便,路通则业兴。交通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还运来了富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以前我们这些地方,种不出什么,即使种出来,也很难卖出。”该村下王组47岁村民王家轩一语道出以前该村产业落后的原因。


  之前,当地村民赶集到长丰,要走12公里,其中小路要走8到9公里,最快也走两个多小时。同时,由于该村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人均耕地较少,传统农作物产量低、见效慢,因而很大一部分群众选择外出务工,另谋生路。


  渐渐地,村里外出人员越来越多,闲置田地也随之增多,最终变成荒山荒地。


  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群众生存的根与魂。与所有深度贫困村一样,如何利用土地,盘活有限资源,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绕不开的话题。


  但是,出水村大部分海拔在740米以上,产业的选择比发展更难。


  几经周折,该村选择了高海拔耐寒的雪梨和花椒,两类产业种植规模达930多亩,在带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厚植绿色屏障,修复生态、保护环境。


  “这几年我都没有出去了,因为村里到处都是集体经济,在村里都有干不完的活,工资、收入不比外面差。”王家轩脸上笑开了花。他是村里产业发展起来后,留在家门就业的代表之一。


  时下,该村整合财政专项扶贫直补资金46.04万元,发展养殖牛94头、猪199头、羊8只、优质水稻76亩,覆盖贫困户106户,同时,还发展起优质水稻600亩、油菜600亩、脱毒甘薯58亩;建成规模养殖场4家,实现在家贫困农户户均增收 4343元以上。


  运用产业发展“八要素”,出水村的产业“活”起来。今冬,该村专业合作社成片种植油菜600亩,醒目处栽植“感恩”两个大字。“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哪能走上致富路?做人一定不要忘本,要懂得感恩。”村民们纷纷称赞。


  如今的出水村,道路通,产业旺,村庄庭院换新貌。从对抗到融入,从融入到和谐,从和谐到美丽……短短几年时间,出水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