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铜仁 > 正文

梵净抹茶 香溢天下




  贵为中国一宝贝,茶乃人在草木中,贵州与茶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曾经的“地无三尺平”,如今是高山好种茶;曾经的“天无三日晴”,如今是云雾养好茶;曾经的“人无三分银”,如今是茶业生黄金。茶香贵州,茶都铜仁,已将茶这篇山水生态文章作在青山绿水之中,成为了传承中国茶文化、支撑中国茶产业的一方重镇。


  巍巍梵净山,用十四亿年的灵气孕育出的一本佳木;淙淙武陵源,用九十九溪的甘霖滋润出一抹新绿。伴茶林为家,以清茶为饮,以制茶为业,数千年来,梵山净水中的铜仁先民,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为这一抹绿色镀上了厚重的人文烙印。


  梵净山茶是老天爷对铜仁人民的恩赐,是老祖宗留给铜仁人民的瑰宝。当千年的抹茶传统在黔中大地复兴,当梵净山茶与健康时尚邂逅,梵净抹茶横空出世,一缕茶魂,飘出深山,香溢天下。


  生态之根:


  梵山净水出好茶


  梵山净水,佳茗天成,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孕育了铜仁独一无二的茶品。


  横亘在云贵高原之脊、笼罩在武陵云海之中的铜仁,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全市年均气温16.2℃,海拔高度在205米~2572米之间,年无霜期290天,常年植被丰富、山高雾浓、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溪明如镜。特别是武陵主峰梵净山,方圆5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以上,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是地球同纬度唯一的原始绿洲、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天然氧吧”。梵净山以其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自然条件,富含有机质的酸性黄壤,积淀着茶叶丰厚的干物质营养成分,成为纵贯今古、跨越千年的中国优质茶叶原产地。经检测,梵净山茶水浸出物含量达38%~47.8%,茶多酚含量达16.7%~31.5%,氨基酸含量达3.1%~10.6%。其中,约占全市茶园总面积60%的“福鼎大白”“龙井43”等良种茶树,叶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含量高,咖啡因含量低,各项理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省抹茶标准。


  梵净山茶,茶品齐备,其绿茶鲜爽芬芳,白茶清雅甘醇,黑茶醇厚回香。梵净山茶,名扬天下,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十大绿茶推荐公共品牌”,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种茶叶评比活动中获金奖200余个,其中梵净山翠峰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梵净山黑茶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沿河千年古茶荣获在捷克布拉格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石阡苔茶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在2017年中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梵净山茶”品牌排名全国第35位,品牌价值15.48亿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印江、石阡、沿河三县分别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更是对铜仁好山好水出好茶的高度认可。


  文化之魂:


  千年茶韵醉武陵


  茶为国饮,茶文化乃国粹。从栽茶到制茶到饮茶,由吃茶到煎茶到点茶到泡茶,从唐代的蒸青饼茶到宋代的团茶片茶到明清的泡茶品茶,从茶马古道到东传日本到走遍世界,中国茶文化以其大国匠心、大国礼仪、大国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杰出代表。而千百年来,生活在梵净山这片绿地上的各族人民,也以原生态的民族茶食、茶饮、茶俗、茶事、茶礼等茶道文化,让梵净山茶与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交相辉映,孕育了悠久灿烂、别具一格的梵净山茶文化。


  黔茶种植肇始远古,晴隆县笋家箐发现的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向世人证明贵州高原是茶树的起源地,是世界茶树的故乡。铜仁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先秦之世,铜仁茶属古巴国和古夜郎国茶。《华阳国志?巴志》“其果实之珍者,……园有芳蒻、香茗”,说明那时的巴人已经开始人工种茶了。汉属“蜀茶”,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葭”;到了唐代,到了唐代,铜仁一带名茶辈出,茶圣陆羽在《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思州、费州、夷州,所辖区域都与今天的铜仁有交集。


  出乌江入长江,下锦江达洞庭,元代设贵州行省以来,发达的水运使铜仁与外界的贸易和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盐、茶、朱砂等成为铜仁大宗出口物资。石阡民间流传的《夜郎古歌》这样唱道:“夜郎茶叶包打好,打包送到北京城”,印江的采茶灯词也有这样的唱词:“正月卖茶到浙江,二月卖茶到武当,三月卖茶到湖北,四月卖茶四川过,五月卖茶茶满山,走到湖广买绸缎。”这说明,历史上铜仁茶一直作为黔中风物,进贡京城,远销全国。铜仁至今仍保留有百年古茶树6000多株,400多个古茶种质资源,其中,印江千年古茶茶王树龄在1200年以上。


  铜仁与茶文化的缘分,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和一部著作,那就是喻政和他编撰的《茶书全集》。喻政,字正之,明万历(1595)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进士,


  铜仁人,曾任南京兵部郎中,出知福州府,升巡道。喻政和铜仁茶园山的徐穆为表兄弟,喻政长一岁,二人皆随祖辈自江西南昌移居铜仁,一起成长,一同授业,“自童子时,契洽无比”,“风雨连床三十年如一日”,后二人先后中进士,又相继在闽中任职,为同族、同乡、同门、同僚,一生兄弟情义,堪为楷模。徐穆年近六十先逝,于天启七年(1627)丁卯正月二十三日铜仁城东北约五公里打角冲,喻政含悲为之作墓志铭,其碑今仍保存于茶园山。


  或许是因为茶园山的影响,喻政一生对茶情有独钟,公务繁忙之暇,广搜古本,精校详刊,大约在1612年左右,整理古代茶书编撰成《茶书全集》。今存明代万历壬子(1612年)谢肇淛序刊本(甲本)和万历癸丑(1613年)喻政自序刊本(乙本)两种,乙本现藏南京图书馆;甲本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保存了自唐至明27种茶书,其中一些茶书为孤本、为初版,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抹茶以其制作之精良、品用之法度、和合之境界,又为中国茶文化之精髓和杰出代表。茶圣陆羽《茶经》中对早起的抹茶制法蒸青制茶这样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其制作程序繁复,工艺精良;此外,抹茶的食用饮用还讲究茶具物件摆设、取水的火候、环境的和谐以及对食饮者心境的要求和精神的共鸣,传递出一种悠然雅致、和谐欢愉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直至今日,铜仁民间非遗小吃熬熬茶的制作方法(将茶叶、黄豆、花生、核桃粒、花椒、芝麻等混合,用食油炒干,碾压成粉,掺水熬制,配以米花等茶点食用)中,依然保留着吃茶、煎茶、点茶的古风遗韵。


  今日之梵净山抹茶,传承古法古韵,依托现代科技创新,经生叶摊晾(摊青)、生叶切割筛分、蒸汽杀青、冷却散茶、碾茶机干燥、梗叶分离、二次干燥、茎叶分离、石磨研磨等9道工序精制而成,保留了绿茶天然菁华。铜仁抹茶,从一起步就坚持国际最高标准,采用国际一流的灭菌技术,严控微生物指标,坚守“0添加”,只做100%纯抹茶,做可以直接吃的抹茶,做最干净的抹茶。


  当然,对于铜仁人来说,抹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食品,更是一种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内省外修的东方智慧,它已经深深嵌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产业之基:


  秀出名山成大业


  抹茶是万物之精、万品之华,其色翠绿如碧,其味清香淡雅,其末质地细腻,富含高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等30余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是所有茶类中最清香、最营养的上品,具有降脂、抗衰、美容等20多种保健功效,被誉为“茶中翡翠”,有三原(原色、原味、原质)、三清(清香、清口、青气)、三高(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含量高)、两低(茶多酚、咖啡因含量低)、双绿(天然绿、有机绿)之誉,富含500多种营养成分,拥有20余种保健功能,具有真绿、真香、真味“三真”的独特品质。如今的抹茶,已然站在国际健康时尚潮头,广泛用于食品、医疗、化妆等行业,是健康、时尚与颜值的新担当。据最新统计,全球抹茶年需求量约1.2万吨,年生产量仅5000吨,市场需求大、附加价值高、发展前景好,已经成为新兴“绿色海洋”产业。


  在“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的战略定位引导下,铜仁一直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来重点打造。2017全市茶园种植面积达189万亩,其中投产茶园达127万亩、幼龄茶园62万亩,茶园规模居全省第二,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建成了10个省级茶叶高效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了印江、松桃、江口环梵净山“茶旅一体化”的旅游观光茶区,沿河、德江、思南乌江特色茶区、石阡苔茶茶区等特色茶叶产业示范带。


  茶绿了梵净山,富了铜仁人。2017年,全市实现茶叶产量8.8万吨、产值88.3亿元,茶叶企业直接出口茶叶2889吨,创汇680万美元,折合约人民币4420万元,实现了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双增长。茶也成为助力铜仁脱贫攻坚的绿色力量,全市通过发展茶产业,带动17.9万贫困人口参与,涉茶人员年均收入达到了7214元;仅2017年就带动5.3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奋进之路:


  抹茶之都震寰宇


  绿色是铜仁的底色,茶叶是铜仁的珍宝。在铜仁奋力创建新时代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用好大自然馈赠铜仁的独特珍品,根植铜仁千年茶文化深厚底蕴,加大传统抹茶文化与现代抹茶产业的深度融合,瞄准世界茶产业新兴市场,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铜仁发展的活力。


  贵州省茶园超过700万亩,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铜仁市茶园面积超过200万亩,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18年《抹茶》新国标正式实施;2018年铜仁国际抹茶文化节上,高于国标的《贵州抹茶》地方标准隆重发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抹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落户铜仁;成功引进贵茶集团、英国太古集团等186家知名企业;成功培育茶叶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907家;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梵净山茶展示窗口;在北京马连道建立了梵净山茶城,在省内外设立销售点达1400多个……大翼负天风在下,会当翱翔九万里,铜仁打造中国“中国抹茶之都”蓄势已足,勃发在即。


  两年内发展抹茶基地10万亩,5年内建设碾茶生产线200条,抹茶生产线10条,到2022年实现抹茶总产量4000吨以上……铜仁打造“中国抹茶之都”蓝图绘就、前景在望。


  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浓郁厚重的茶道文化,蓬勃兴起的茶叶产业,高歌奋进的宏伟目标,让我们对梵净抹茶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望,我们相信并坚信,具备贵州品牌、世界品质的梵净抹茶,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风行天下,香溢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