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西南 > 正文

一颗绣花针 “绣”出好生活

——义龙新区助力新市民就业小记

  今年来,为了帮助50岁以上妇女实现就业创业,提高新市民民族手工艺技能水平,义龙新区着力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在各新市民社区组建了“绣娘合作社”,让新市民妇女通过培训掌握刺绣技能,并靠着一颗绣花针,“绣”出了好生活。


  “你们视力不太好,穿线不方便,像我这样把线放手上,用针在上面戳两下就穿进去了……”


  近日,来到义龙新区木陇街道麻山社区民族手工艺培训学校,专业的刺绣教师王运洪正在用布依语教前来学习的新市民妇女。而在这里参加培训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赋闲在家的妇女。


  “他们的年龄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不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双语’教学。”王运洪介绍,为了能让学员更好地学习,在教师选派上,学校都安排了既会布依族语又会汉语的老师。


  “在家照顾孙子,有时间就绣点绣片,250元一片,一个星期可以绣两片。”从望谟县搬迁到义龙新区麻山社区的新市民罗乜小份说,2016年,她们一家5口人从望谟县石屯镇搬迁到麻山社区,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儿子和儿媳都外出务工了,留她在家照顾两个孙子读书。如今,通过绣娘培训后,她利用空闲时间在家做一些绣片卖,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


  像罗乜小份一样,如今在麻山社区有上百名的妇女,培训学校发放样品给她们,她们在家绣好后,学校直接回收她们的绣片。


  黔西南州腾飞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办负责人岑昌红说:“她们在这里培训后,我们提供样品,她们回家绣,我们统一收购进行销售,她们平均每人每个月有1500到1600元的收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麻山社区民族手工艺培训学校自2018年11月建校以来,共开班4期,培训学员292名,每期培训学员70余人,产出刺绣作品455件,产值19.38万元,产品由义龙集团回购后,销往浙江、上海等沿海一带,产品多次荣获省级、州级奖励,这让新市民中老年妇女在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也实现了居家就业增加收入。


  而这样的刺绣培训学校,在义龙新区木陇街道王母社区和万屯镇阿泥社区也有。


  “2019年以来,我们阿泥社区组织绣娘培训两期,大概培训了160人,这些绣娘学到技术以后,向楼纳旅游公司领取绣片回到家里加工,公司负责回收,每张给予劳务费45元。”万屯镇阿泥社区主任黄远峰说。阿泥社区学校集培训生产和订单销售于一体,边培训、边生产、边销售,努力帮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我们在家带娃娃没有事情做,培训后,我们就去培训学校领这个绣片来绣,一片是40块钱。”在家绣绣片的韦府妹介绍,他们一家2017年从册亨县冗渡镇搬到阿泥社区,由于家中孩子小,她不能外出务工,通过培训,如今她自己在家就能够靠刺绣赚些钱。


  通过绣娘计划的培训,目前,义龙新区已完成培训806人,实现就业325人,进一步让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