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西南 > 正文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极贡献政法力量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州“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51万户33.85万人,占全省规划搬迁188万人的18%,搬迁人口全省最多、全国第二。目前,全州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市民居住区)36个,新设立15个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街道办,深入落实搬迁入住的后续工作。在服务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中,黔西南州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贵州省委政法委关于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治理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全州政法工作重点进行谋划推进。


  强化制度设计

  确保法治服务保障同步跟上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和各环节,2016年以来从州级层面制定了系列指导性文件,全力服务保障易地扶贫搬迁。


  围绕有序搬迁做好政策制度设计。制定印发《关于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秩序的意见》,对做好搬出地矛盾化解、分房拆房秩序维护、特殊人群搬迁服务管理、搬迁运输交通安全、户口迁移登记管理、标识标注设置、科技安防建设、社会治安巡防、网格化服务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17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保障搬出和搬入有序对接。


  围绕平安建设抓好政策制度设计。制定印发《黔西南州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平安建设作战方案》,统筹推进全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按照“157”模式开展平安建设,即组建一个警务中心,搭建治安共商、综治信息管理、风险感知、平安互助信息、特殊人群监护“五个平台”,创建综合治理网络化、巡逻防控动态化、矛盾调处实时化、信息采集标准化、重点人员管理精细化、宣传培训全员化、便民服务亲情化的“七化”格局。


  围绕服务管理抓好政策制度设计。制定印发《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社会治理推进措施》对新市民居住区物防保障、消防安全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法律保障、便民服务等进行部署,制定《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管理办法(试行)》,让搬迁群众凭证享受政策福利待遇,有力推进了“要我搬迁”到“我要搬迁”的转变。


  强化统筹协调

  确保政法资源力量倾斜投入


  统筹政法资源、力量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倾斜,着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的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


  优先将“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能安防系统”纳入安置点建设。州县财政投入4.6亿元,率先实现36个新市民居住区“雪亮工程”全覆盖。已在全州36个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建设高清监控摄像头4549个。全州已为搬迁入住群众安装摩托车“地网”芯片4685台。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推进“135”智能安防系统建设,搭建1个风险感知平台,布建新市民居住区出入口及周界防线、居住区公共区域防线、居住区单元楼防线3道防线,着力实现实有人口管理、风险预警、服务民生、布控、信息采集5大功能。已在8个县(市、区)的21个新市民居住区建成人脸卡口116个,人脸门禁748个,车辆卡口52个。


  加强综治中心、警务室等机构力量建设。州委政法委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加强人员力量的配备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的建设,已建成兴义市洒金街道综治中心、安龙县天菇小镇综治中心、普安县纳茶社区综治中心、晴隆县沙子新市民综治中心和三宝街道综治中心等示范点。加强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建设,全州36个新市民居住区均建有警务室,平均按照1名正式民警+2名辅警的规格配备警务力量。加强安置点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建成新市民居住区公共法律服务室29个。发动安置点新市民群防群治,设立楼栋长、单元长等,组建了巡防队等,适时开展巡逻活动,维护新市民居住区治安稳定。


  强化司法便民服务。按照推进新市民居住区司法服务全覆盖的原则,综合考虑新市民居住区地理位置、居住人口、交通条件,在13个搬迁人口较多的新市民居住区设置13个巡回审判点,其余23个新市民居住区根据就近原则,由法院机关或临近法庭、诉讼服务站负责提供相关司法服务。加大安置点纠纷化解人才培训,指导安置点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在安置点选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


  加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留守儿童发放平安手环3291个,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在望谟县创办“四点半学校”,开设2个班,为60余名新市民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教育、健身娱乐、体验经历和社会实践场所。


  强化综合施策

  确保重点治理难题及时破解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治理难题,积极探索创新措施办法,坚持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对策研究同步开展,不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探索实施新市民居住证制度。新市民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纳入安置地最低生活保障、免费职业介绍、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等7类39项公共服务。将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纳入安置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原未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但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安置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全州办理新市民居住证26.48万张。


  组建“百人护航战队”助力脱贫攻坚。从全州公安机关抽调80名干警、从全州司法行政机关抽调20名干警,组成“百人护航战队”积极参与兴仁等5县市脱贫摘帽工作,采取法制教育、重点训诫、依法打击等措施,全力为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扫清障碍。护航战队在兴仁市、安龙县组织召开群众院坝会、法治宣讲330余场,宣传教育17379人(次),走访982户3436人;劝导独居老人搬入安全住房,采取集中谈话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隐患。


  分类摸清安置点特殊人群底数。在安置点组织开展 “六类特殊人群”、特别是流散外出的特殊重点人员统计,对安置点特殊人群搬入到何处和从哪里搬出等具体情况,建立排查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搬出地特殊人群,落实包保管控,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由公安机关、安置帮教组织和包保人员分级进行重点管控,及时掌握和上报重点人员异常状况。


  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风险排查化解。发扬“枫桥经验”,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行动计划,依法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相邻关系、土地权属等纠纷。积极开展普法和司法救助,建立司法救助责任清单,在办案中主动依职权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坚持能济尽济快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选派优秀政法干警到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选派政法干警担任新市民居住区公益法律顾问,为新市民居住区群众提供便利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