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西南 > 正文

贞丰传统“小糯米” “糯”成扶贫“大产业”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吴 安 通讯员 王静琪) 贞丰县依托当地传统的糯食文化,做足“米”文章,以布依灰粽、贞丰油糯米饭为代表的糯食产品井喷式增长,年产值超过了10亿元,产业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带动糯稻、生猪、糯食加工和电商等三产的融合发展,实现糯食产业全产业链辐射脱贫,把传统“小糯米”培育成扶贫“大产业”。


  贞丰县民族文化多元,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9%,其中以布依族为最多,很多村寨还保留着传统的耕种方式,到处都是小桥流水,炊烟米香。贞丰县岩鱼村,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布依村寨,紫色河穿寨而过,这里的布依族同胞种植糯稻的历史距今已有600多年,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布依山歌,“玉帝铜铃扣独坡,葡萄汁水灌田沃,自古岩鱼出好米,好米出在紫色河。”


  “岩鱼村山好、水好,产出的糯米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今年糯稻种植面积在500亩左右,销售单价突破20元一斤。”岩鱼村第一书记罗俊松告诉记者。


  好的糯米是美食的基础。在贞丰县巷诺糯食小镇,每天上百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通过一道道工序,把一粒粒小糯米,加工成各种不同口味的粽子,实现了就业增收。“我们现在的生产车间,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包上近1000个,前段时间的工资都比平常要翻一倍,高的达到5000元。”贵州巷诺糯食集团负责人说。


  “我们现在的生产车间,每天最少有3万个粽子的产能。”贵州巷诺糯食集团负责人说,今年公司的订单就超过了生产预期,现在处于超负荷生产,尽管工人们实行三班倒作息制,加班加点赶制粽子,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除了线下销售火爆,粽子的线上销售更是一路蹿成消费者口中的“网红粽”。今年贞丰粽子在网上热销,让很多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忙得不亦乐乎。从打包、扫描到上货,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却让开电商馆的王太猛感到十分充实。“端午前后,每天的销量都是五六万个,大多都是发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中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近年来,贞丰县委、县政府立足发展实际,以贞丰特色糯食产业为抓手,把糯食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以精品化、品牌化、全产业链理念,着力打造“贞丰一品”县域品牌,实现“贞品出山、粽行天下”。同时通过建成糯食文化产业园和贞丰糯食文化一条街,发展餐饮门店200家,带动贞丰近1000人就业增收。


  “粽子的热销带动了我们县粽叶、糯米、猪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链让300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贞丰县糯食办副主任张耿说。


  今年,贞丰县全县种植糯稻2万亩、粽叶4500亩,实现产值10亿元,让“小糯米”化身“小粽子”,“糯”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