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崛起的“中国天眼之城”

  • 作者:陆恩凤 扶曼 田建超
  • 编辑:杨羽
  • 来源:黔南日报
  • 发布时间:2020-01-07 21:19:37


  已经过去的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平塘县抢抓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创新发展农业产业,极力改善基础设施,平塘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了让大家重温发展成就、坚定发展信心、扬帆再创辉煌。


  ——平塘县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交通篇:蜕变,从交通开始


  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平塘,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交通出行异常困难,“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脚泥”是曾经平塘交通的真实写照。


  “原来交通在平塘县来说各乡镇公路基本上没有,只通到镇里面,都是泥巴路,下雨天走路起来满身都是泥巴。”回忆起多年以前的平塘交通,老交通人很是感慨。


  蜕变,从交通开始。时间的刻度,标注着平塘交通阔步前行的步伐。70年,时光拂过平塘。从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到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从出行基本靠双脚、靠牲畜,到现在出门就上车。


  2015年12月,平独高速公路通车,平塘到独山的车程由原来的1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


  2015年,省道S312升级改造为国道G552,县城到克度的行车时间由2个小时缩短到1个多小时;


  2016年,平塘启动5条省道改造工程,打通县域交通主动脉;


  2018年,全县公路里程数达到3394公里;


  2019年,平塘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通车里程708.8公里,惠及89484户农村人口;


  2019年12月31日,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平塘到罗甸的通行时间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


  未来,平塘还将修建乌当羊昌至平塘高速,将成为贵州城际铁路网的一个枢纽,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带动平塘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天堑变通途,山河归咫尺。70年来,平塘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境内干线不断提档升级,农村公路不断延伸覆盖,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公路技术等级、路面通行条件发生质的飞跃,道路综合运输体系日臻完善。


  对于平塘交通的飞速发展,平塘县人民群众感慨万千。


  “以前路没通,我们来这些打米,就靠肩挑和马驮,现在路通了,就方便了,我们觉得很好了。”平舟镇土寨村村民韦玉凤说。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非常大,农村到处都是硬化路,有高速公路,有二级公路,有普通公路,家家户户门口都通车,就是我们国家富强了。”平塘市民杨文栋感慨地说。


  交通改变地理,交通改变形象,交通改变生活。围绕后发崛起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平塘交通发展的指向日渐明晰,随之而来的经济效应因势而生:投资多了,环境改善了,市场更加活跃了,交通擎起了平塘未来经济发展的“脊梁”。


  扶贫篇:嬗变,脱贫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平塘县在中央、省、州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打响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役,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确保与全国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平塘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9镇1乡1街道,其中,大塘镇被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在全县121个行政村中,有69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24个)。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17户98212人,贫困发生率32.85%。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平塘县科学统筹FAST安全运行保障和脱贫攻坚工作,将FAST五公里核心区内9个村41个村民组的1042户4710名村民,安置到克度镇马鞍社区和塘边镇塘缘社区。卫生室、农贸市场、工厂就在家门口,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一应俱全,为搬迁群众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前在老家要一个多小时才到医院,(搬来)这里就好咯,几分钟就到(医院)了,什么都方便,现在国家好,到处都通路,水也引到家,电视、洗衣机什么都有,爱吃什么就去买什么,每天早上去买新鲜的粉来做早餐,晚上冲凉开热水器热水就来了,高兴哦,幸福哦!”搬迁群众罗朝叶感激地说。


  新兴社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配套设施齐全。2018年6月,平塘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式建成启用,1795户7714人陆续喜迁新居,告别深山,变身城里人。


  平塘用最好的地段、最大的资金、最全的保障、最高的品质,打造贫困群众的幸福新家园。


  说起搬迁后的幸福生活,搬迁群众熊其花喜笑颜开。“搬来这里,门口有湿地公园,环境很好,社区里面有工厂,在这里上班可以照顾小孩读书,很方便的。”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平塘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践行省委“五步工作法”,创新推行“三抓三改三促”和“校农结合”等模式,探索推出脱贫攻坚战略战术“三步曲”:“单兵较量”解决“三个精准”;“兵团作战”解决“三个落实”;“总攻歼灭”落实“四个不摘”,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2014年以来,围绕以“茶、菜、畜、果、药、菌”为主的农业产业,构建20个500亩以上坝区,形成点、线、面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到初中营养餐全覆盖;率先免除本县户籍学前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幼儿保育教育费、学前教育费、取暖费和本县户籍全体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学费、住宿费;11个镇、乡、街道标准化卫生院及除卫生院所在地外的所有行政村和7个移民安置点卫生室全覆盖;安全住房保障全覆盖;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全覆盖;村村通电话、通宽带。


  “十三五”期间:


  平塘易地扶贫搬迁总人口22764人,已全部如期完成搬迁入住;


  医疗参保率100%;


  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资金1.67亿元,受助贫困家庭子女102932人次;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全覆盖;


  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完成14032户;


  “校农结合”吸引3600余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县内农产品采购金额8403.82万元,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全县5000多户农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涉茶人员6万多人,茶农人均年收入增加4300多元。


  截止目前,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2.85%,降至2019年的1.35%。2016、2017、2018年,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全州第一。


  城镇篇:蝶变,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平塘县科学规划,依托改革开放、“中国天眼”落户平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城镇建设,“中国天眼”之城——平塘,正在蝶变。


  “点燃一支烟,绕城走一圈。”这是老平塘人对解放初期平塘县城的描述。


  平塘县摄影爱好者杨炳海拍了一辈子的平塘县城,他指着平塘县城全景的老照片说:“当时可以看出,里面基本上全部是木结构的房子,沿到河边的这一线,全部是菜园子,原来的街道,整个路面没有一条街道是混凝土路面,全部是沙石、泥巴路。”


  怎样破解城市发展的瓶颈?怎样将这个“袖珍”县城打造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平塘县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抓手,强建管、提功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平塘县先后投入200亿元,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县城由3平方公里拓展到8.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3%提高到37.55%,城镇化率从落后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到现在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当前,平塘县从盘存量、扩增量、着长远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高位谋划部署。重点将“玉水金盆”扩容升级,建成南洲大道、北环大道等一批城市干道,城市骨架路网不断完善。建成中央大街城市综合体、伯爵玉水花园等一批精品小区,市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全省一流的新舟商贸城投入运营,玉水商城、国际电子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商贸中心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极大提升。同时,卡蒲、通州、克度等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幅改善了农村面貌。


  70年间,平塘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美丽城镇风姿绰丽、俊美乡村星罗棋布,城乡的繁荣增强了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民谯建平感慨的说:“我觉得现在的平塘交通四通八达,城市高楼林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出行、生活都十分方便,越来越现代化了,我想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生活在平塘,越来越幸福。”


  民生篇:巨变,幸福生活节节高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近年来,在中央、省、州的大力帮扶下,平塘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区域中心城市美轮美奂,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今天的平塘,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1949年至2019年,这70年,是新中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70年,伴随改革发展的澎湃大潮,平塘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70年,平塘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我透析已经5年了,之前在都匀做,一个星期跑三。现在医疗条件好多了,平塘也有了(血透中心),精准扶贫,现在来下面透(析)也没花多少钱,我们搬来安置区住,从安置区走到医院也只要十多分钟,方便多了,对于我来讲,生活在这个年代我觉得是种幸运。”搬迁群众周习芬说。


  “我是一名初中生,正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给予我们减免书费、学杂费以及住宿费,同时我们每年还享受着1250元的住宿生补助,以及800元每生的营养餐补助。学校的老师都很关心我的学习,总的来说,现在学习得十分快乐。”学生杨碧玉说。


  群众伍兴兰说:“现在好了,随便干什么都是机械化,打米有机子,犁田有机子,现在什么都好。”


  87岁的老人石正贤说:“以前是‘月来月点灯,风来风扫地’,(房子)的墙是芭茅草围的,风可以吹进家,晚上月亮来了可以照进家去。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两不愁三保障’,吃不愁、穿不愁,保障读书、医疗、住房,现在有房有车,农村比那个时候好若干倍了,有钱了以后,去看一看祖国的美丽河山。”


  一条条宽广整洁的街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繁华的商场超市,川流不息的车流,电影院、美容院、健身房、养生馆……新中国成立70年,曾经太多的不可能和奢望如今在平塘变为现实。平塘人,正感受着新中国带来的文明、富裕,享受着新中国带来的幸福与安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脱贫攻坚步伐铿锵有力……,平塘,奋力书写了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的华彩乐章。站在新的起点上,踏着时代前行的节拍,我们坚信,平塘县民生改善的大道必将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