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情在他乡即故乡 扶贫路上为民忙

——记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挎包书记”唐德龙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马江龙


唐德龙深夜到贫困群众家家访.jpg

唐德龙深夜到贫困群众家家访


  【宝贝 你在我心里】


  上幼儿园时


  你问妈妈,爸爸在哪里


  妈妈说,爸爸在村里


  晚上休息时


  你问妈妈,爸爸在哪里


  妈妈说,爸爸还在村里


  上医院看病时


  你问妈妈,爸爸在哪里


  妈妈说,爸爸仍在村里


  …


  你无数次的问,你妈妈无数次的答


  在村里,在村里,还是在村里


  宝贝


  对不起


  其实爸爸不曾离你而去


  爸爸在你的心里


  你也在爸爸的心里


  在打电话时


  你动听的声音我没有忘记


  你在爸爸的心里


  在视频聊天时


  你甜甜的笑靥我也没有忘记


  你常常在爸爸的心里


  在我的梦中


  你活泼的身影我绝没有忘记


  你永远在爸爸的心里


  你问爸爸千百次


  爸爸梦你千百回


  分开的只是时空距离


  割舍不了的却是血水亲情


  宝贝


  对不起


  无论天涯海角


  还是沧海桑田


  就像爸爸在你心里一样


  你永远在爸爸的心里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昂的声线,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足以击碎人心的话语。诗的作者系贵州省地震局驻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第一书记唐德龙,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之为“挎包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和国家有所呼,他便有所应。他始终学在前、想在前、走在前,争做先锋战士,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来自农村的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脱贫攻坚战事正酣,他内心万分着急,时刻盼着能冲到第一线参加脱贫攻坚战。于是,他先后两年申请驻村扶贫,2019年3月,贵州省委组织部安排他到榕江县古州镇高武村扶贫,6月初转战三都县中和镇水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水乡工作,他将自己比喻成嫁入水乡的媳妇,将水乡当故乡,将群众当亲人,克服语言关、生活关和工作关,用心用情用功扎根水乡扶贫第一线。


  如何做好驻村工作,是作为第一书记必须思考的事情。作为刚刚跨入此行业的“门外汉”,该怎么着手?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题。入村工作以来,他通过积极参加第一书记培训班、收看学习大讲堂和工作应知应会、要点、提示等,向驻村队员学习、村支两委取经,向人民群众请教,中央和贵州省委脱贫攻坚政策》以及省内外案例选编等资料,购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选编》《中国农村改革之路》等书籍,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就这样,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很快便进入第一书记角色。


  俗话说得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到村第二天,他便自己掏钱买了电动车,迅速跑遍水维村24个组寨,进组入户走访,甚至上山钻洞、下地干活,调研发展需求,摸清脱贫底数,熟悉村情民情,分析优势劣势,撰写调研报告,对接工作任务,用经营一个公司的理念来经营一个村庄。期间,他踏遍了水维村的山山水水,走访24个组、400多户、2000多名群众,反复摸底排查,加班加点整理台账,早出晚归做动员,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足迹和身影。


  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扶贫期间,唐德龙始终将人民冷暖放在心上,只要有群众需要的地方,他风雨无阻、随叫随到,群众想发展,他与群众共同商议发展计划,群众缺少项目资金,他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甚至将自己工资取出来给群众解决生产难题……现在,在水维村,唐德龙与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群众将他当亲人,当成最信赖的人,有事找他商量,有困难找他解决。他到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倾注心血工作,以党建促扶贫,以治理促发展,研究制定了30余项管理制度,村里的党务、村务、社务逐渐驶入快车道,自治、法制、德治成效逐步显现。为解决教育扶贫问题,他发起了“送文化下乡、捐资助学扶贫”大型活动,邀请上百位企业家和明星倾情奉献,募集40余万资金和10余万物资解决水维村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协调解决“一对一”帮扶孤儿和提供免费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等等。为解决就业问题,他设法引进企业,从“输出去”到“引进来”,实现群众外出打工到家门口上班。为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他将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一边引起企业,开展林下养鸡、蓄水养鱼、田土种药等,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一边努力寻求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分各社,结合实际发展种养殖、中草药、马尾绣、运输与物流、文化与旅游、民族宗教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探索以“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模式引领壮大集体经济。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水维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开辟了新局面。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话放在唐德龙身上一点没错!自从唐德龙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家庭责任重担就压在他妻子张薇肩上。记得今年9月份女儿生病在贵阳住院时,他正在村里忙于扶贫工作未能赶到。10月份,女儿病情加重转院到重庆,等到他深夜赶往医院时,年幼女儿已经熟睡在她妈妈的怀里。男儿有泪不轻弹,望着在医院走廊头上缠了一圈又一圈胶带熟睡的女儿和妻子坚毅的身影,他思绪万千,顿时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自从驻村以后,他便一心扎入扶贫工作,一年难得回家几次,照顾女儿的重担只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作为父亲,他没有很好的尽到一点责任,儿女的成长和学习似乎与他没有了关系,心中总是有着莫明其妙的担忧和自责;作为丈夫,他没有担负起家庭重担,看到妻子充满血丝的黑眼圈,他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内疚与歉意,总觉得愧自己对妻子;作为儿子,他明白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与父母长期分离,电话成了唯一与父母联系的纽带,有时白天忙于工作错过接电话,晚上又深怕打扰老人休息,内心充满着煎熬和自责;作为一名党员,他心里知道,只有大家才有小家,只有舍大家才能为小家,他将一切的内疚化为动力,只要是为了工作,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岁岁离别,今又离别,离情别绪愁断肠。


  今年三都县及水维村纳入出列的深度贫困县,唐德龙异常的高兴,全力以赴地工作。但是,在唐德龙心中,最担心的事,就是离开第一书记岗位时什么都没留下,对不起党的重托和乡亲们的信任。于是,他以倒计时开展各项工作,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风雨无阻,骑着电瓶车往返于镇、村、组、户之间,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忙的时候,就简单的一份泡面充饥。他始终默默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用无声的语言和切实的行动换来了群众掌声和点赞,“唐书记真正展现了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唐书记来我们村工作是我们的幸运。”“唐书记比我们的亲人还亲。”“看到唐书记,我们就看到了希望。”……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宗旨与信仰,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视责任如泰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如同此时大雁南飞的领头雁,用担当诠释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脱贫攻坚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书写着驻村第一书记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