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贵州三都:386户群众送锦旗 搬出大山感恩奋进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徐健


  图为:搬迁群众观看扶贫感恩大会节目表演.JPG

搬迁群众观看扶贫感恩节目表演


  12月16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月亮山村群众自发在九阡雅院移民社区隆重举行“饮水思源、感恩奋进”扶贫感恩大会,月亮山村脱贫攻坚工作队、村支“两委”和感恩群众欢聚一堂,歌颂党的扶贫政策和对帮扶干部的感激之情。


  据月亮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凤师介绍,此次月亮山村“饮水思源、感恩奋进”扶贫感恩大会,由群众发起,386户群众代表捐款总计7660元,用于举办扶贫感恩大会和购买锦旗赠送给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月亮山村有了巨大变化,我们从深山搬到了镇上,住上好房子,享受许多好政策,我们用送锦旗的方式来表达感激的心情。” 在活动现场,月亮山村姑城组寨老、老党员代表石昌成激动地说。


  “现在,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在我们开展扶贫工作走访时,真切感受到了群众的感激之情。”驻村第一书记王正武介绍,活动当天,群众还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赠送自家酿制的米酒、水族妇女手工制作的民族特色床单和群众种植的黑糯米、南瓜、中草药等。许多群众自发在月亮山村帮扶感恩墙上签字感恩,在外务工的群众还通过手机录制视频表达感恩之情。


  月亮山村地处九阡镇东北面,是三都县最远的行政村,距离县城90公里,距九阡镇政府驻地25公里。该村属月亮山腹地,受喀斯特地貌地形影响,山高谷深,土地脊薄,过去群众吃粗粮、住茅屋,村里没有通公路也没有电,信息闭塞,属于“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典型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43.63%。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省财政厅、黔南州扶贫办、三都县委组织部、九阡镇党委政府等单位,积极选派干部到月亮山村开展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指导建强基层党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全村35个自然寨通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设有蓄水池、消防池,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我们月亮山村的帮助太大了,彻底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贫困面貌。”潘凤师介绍说,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以来,该村长期居住在山里的331户群众搬到了镇上的移民安置点,加上前几年享受生态移民政策和在城镇自建有房的群众,截止目前,月亮山村总计有576户群众搬出大山,实现了从“山里人”到新市民的转变,彻底斩断了穷根,过上幸福新生活。驻村工作队还探索实践出“12345”扶贫模式,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难题,增加群众脱贫致富的砝码。截止2019年11月,月亮山村已脱贫268户135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6%,整村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把我们贫困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也感谢我的包保干部,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在月亮山村扶贫感恩大会上,该村水棒组贫困户代表韦锦相感动地说道。2014年,韦锦相一家因子女多,孩子上学负担重等,通过精准识别,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后,通过包保干部的多方努力,韦锦相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学习种养殖技术。现在,他家不仅享受教育资助、海鲜菇利益分红、黑猪养殖补助等惠民政策,他和妻子还享受扶贫专岗,有固定的收入,一家人搬进了新房,过上幸福的生活。韦锦相高兴地说:“现在就业有了,生活条件好了,子女读书不愁了,钱包也慢慢鼓起来了。”


  当天的扶贫感恩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群众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扶干部的用心用情,编成水族歌谣进行演唱,引发了大家强烈地共鸣,群众纷纷点赞。


  充满温情的感恩仪式更是将活动推上了高潮。首先由月亮山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向省财政厅、州扶贫办、三都县委组织部、九阡战区指挥部、九阡镇和月亮山村脱贫攻坚工作队6个单位赠送锦旗。然后,由出席活动的帮扶单位代表向群众发放扶贫感恩奖牌。现场的水族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这温情美好的画面。


  近年来,三都县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针对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告捷。该县在10个安置点建成住房12036套,完成“十三五”期间搬迁任务50119人,其中贫困人口34110人。同时在各安置点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引进8家企业入驻安置点扶贫车间,通过自主创业、培训就业、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实现就业23637人,达到搬迁户1 户1 人以上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