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福泉仙桥:紧扣产业革命聚焦农业产业发展

  近日,记者走在福泉市仙桥乡仙桥村沙水、下坝沿线,仙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如火如荼开展,处处是繁忙耕种的场景,机器轰鸣声与群众的欢声笑语交织,远处的山川、云雾与近处的耕作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仙桥村全村有9个村民组,27个自然村寨,共有908户3473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8户701人。全村产业共有精品水果500亩、生姜200亩、太子参200亩,林下鸡养殖4000羽。自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以来,仙桥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调度,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仙桥乡唯一的200亩以上沙水坝区,全面启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激活“坝区”驱动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仙桥乡党委政府带领仙桥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先后赴开阳县、罗甸县及市内其他乡镇进行了考察学习,邀请贵州省农科院专家到现场指导并取土化验,结对帮扶单位福泉市水务局到现场指导,帮助解决河道治理、水源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资金200余万元,强化仙桥乡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优势,力争将沙水-下坝坝区作为福泉市蔬菜种植基地,全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仙桥村紧扣“五步工作法”和“八要素”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按照党委政府提出的“四双模式”要求,通过与润泉公司多次对接协商,利用润泉公司销售平台形成了产销对接,同时确保技术服务到位,立即由村级合作社着手流转土地,选定现场管理人,同步开展土地耕作,与时间赛跑,抢抓冬季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发展栽种红心马铃薯,统一回收配送,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通过入户动员和召开院坝会的方式,给群众算好经济帐,逐步扭转了老年群众要有地在手的旧思想。如何攻坚克难,全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产业,打破现有产业小、散、弱的现状,走出一条引领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成熟产业成为仙桥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的头等大事。


  “发展沙水坝区产业就是要结合我们的自身优势,做精做细做强蔬菜产业,让老百姓看得到希望,鼓舞起抱团发展的动力。”仙桥村党支部书记杨胜华说,“下一步我们还要针对蔬菜种植开展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党员同志率先示范,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沙水坝区的引领示范,鼓励公路沿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让群众们都能参与进来,增加经济收入。”


  目前,仙桥村200余亩土地的种子即将播种,通过坝区发展,努力突出规模示范、产业示范、管理示范、效益示范,强力推动产业扶贫,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