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用心帮扶 真心感恩

  脱贫攻坚已到决胜的关键时刻,黔南大地上如火如荼,扶贫一线的干部和群众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地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谱写新时代的新乐章。敬请关注本期《大美黔南》周刊,倾听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声音。


  入冬时节,天飘着毛毛细雨,经过一路跋山涉水,记者终于来到三都县新合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四处高山林立,绿荫环绕,房屋错落有致,路面干净整洁。


  “叮叮当!叮叮当!”记者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走到一栋木房子门口,他们轻轻敲了几下门,没听见有人回应,就推门而入,经过楼梯上到二楼,只见大门敞开。


  “她刚出去,一会儿就来,我们坐着烤火等一下。”一起随行的女驻村干部王烨蓉一边说着,一边就在屋里找来了凳子、烤火盆。她对房屋里的熟悉和随意,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这家的主人呢。我们围着火盆刚坐下,就听到一个急促上楼梯的脚步声,只见一个老奶奶气喘吁吁、满脸笑容地向我们走来,头上帽子还沾满雨滴。


  “刚到田里要菜喂鸡,听说你们又来看我了,就赶紧来家。”80岁的杨志香刚坐下就起来,到房间里拿来一小袋橘子,热情地分给大家吃,又找了个凳子,让王烨蓉坐到了自己身边。


  “领导经常来家里看我、关心我,过节给我带礼物,这是领导送我的棉衣,穿起来特别暖和,房间里还有一套。”杨志香轻轻地抚摸身上穿的棉衣,向记者说道,“现在村里修了水泥路,安装了电灯,晚上出门不怕摔倒、很方便,还给了我50只鸡,平常就养鸡种菜,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衣服是上面领导专门买来送给她的,她之前一直存放在柜子里,舍不得穿,冬天很冷,我叫了好几次才穿的。”王烨蓉说,只有老人一个人,子女都在外面,平常就种些蔬菜,送到村里食堂给驻村干部们吃,但是干部不能免费要,就和老人买,叫老人到食堂一起吃。


  王烨蓉刚来村里的时候,杨志香和她很陌生,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说,后来有一次,杨志香的房子漏水,又没有能力修缮,就只好跟她说,她就主动找老人儿子沟通,一起拉好工程清单,帮老人把房子换上新瓦。经过这件事以后,老人和她就开始慢慢变得亲切起来,后又经常到家里帮老人扫地、叠被子、干家务、聊家常,待老人像亲人一样,时间长了,老人也把她当成了自己家人一样。


  在我们走到门口准备离开时,杨志香紧紧牵着王烨蓉的手,叫我们一起去看她养的鸡,并给她们两个拍照。


  “房屋简陋民政救助,生活贫困政府扶持。”“喜洋洋国家济贫改旧貌,笑盈盈政府帮扶添新楼。”在新合村另一个寨子的王文明家,每个门口都贴着红红的对联。


  “以前房子上面漏雨,四面透风,地面黄泥,生活苦不堪言,现在房子修好了,水泥路也建到了门口,我们家生活也变得更好。”王文明说,现在政策好,村里干部尽职尽责,村貌焕然一新,生活变好了,家家门口都贴对联,表示对党和国家的感谢。


  “小柏很敬业,一个星期来我家几次,要是门口长有草,怕都他被踩死了。”王文明开玩笑地说。


  “老人是退伍军人,对联都是他自己想,自己写的,还给驻村干部写了一封感谢信。”帮扶干部柏永龙说,王文明家共有7人,劳动力5人,以前主要是缺少相关增产增收的先进技术,只能靠务农获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导致生活艰苦,通过产业帮扶、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如今已成功脱贫。


  “只希望能在我家好好吃顿饭,好好感谢下你们,那么辛苦。”王文明指了指旁边的铁盒米仓笑着说,“保证有米有菜给你们吃的,不用担心的。”


  新合村的驻村干部创新谋划一队精兵、一面队旗、一本汇编、一首队歌、一个小家,凝聚工作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结合群众、团结群众,使新合村村貌、村民精气神焕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