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三都怎雷村:党建引领庭院经济 “七小福”促脱贫增收

本地土鸡养殖初见规模.jpg

本地土鸡养殖初见规模


  “今年我家在‘果福娃’的帮助下,收入翻了差不多一倍。”说起自家6亩葡萄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怎雷村村民韦再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其实,韦再明口中的“果福娃”,是怎雷村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村级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借助扶贫政策资金帮扶,鼓励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和田边地脚等闲置资源,结合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实际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药园、小鱼塘、小养殖、小作坊、小商贸的七小“庭院经济”模式。而村民们则形象地称之为脱贫攻坚“七小福”。


  “我们村228户1056人今年全部脱贫,实现了整村清零目标。”回忆起五年来121户贫困户脱贫的艰辛历程,怎雷村支书杨承通感慨万千,“可以说是什么办法都想了,也做了。”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严重限制,多年来落户怎雷的项目产业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后劲不足,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为彻底掌握群众“家底”和意愿,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不断加大群众走访力度,为群众拓宽收入渠道“问诊把脉”。全村先后召开“田间地角现场会”“院坝会”、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农技培训会等10余次,并举办“主动脱贫”先进典型表彰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面对面向群众开展思想扶贫教育,努力从“志智双扶”层面改变群众“等靠要”思想。


  在今年一次走访中,有干部看着全村不少闲置的土地和小山塘,随口发出了“种点菜卖,赚包盐巴钱也好”的感叹。然而,就是这一个无意的感叹,却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但如何让全村579亩耕地中的“边卡掉”,变成村民持久致富的“小马达”,大家伙一开始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全部拿来种菜,这个来钱快。”


  “种菜来钱快是快,但菜多了卖到哪里?”


  “那种果树。”


  “不成规模,搞不到事。”


  ……


  商量来商量去,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引导下,最终大家决定根据各家实际和意愿,在自家林下围网散养土鸡、鸭,利用改造后的圈舍养殖生猪、牛,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葡萄、花椒、钩藤,养殖田鱼、土蜂等……利用房屋、庭院空间建立小作坊、小加工厂,进行农产品、生活用品或手工艺品加工。“七小福”就此诞生。


  送米送布,不如建个好支部。为让群众在发展“七小福”经济中找到主心骨,怎雷村除成立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外,还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成立了怎雷村党总支,下设片区支部。在怎雷片区支部26名党员带领下,以“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俗话说,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前文的韦再明就是例子。去年,已种植葡萄6年的他依然只靠经验种植管理,但不成想最后导致葡萄品质不佳,收入和葡萄品质好的村民相比差了一大截,全家人心情很是低落。“赚的钱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在工作队、村支两委和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今年韦再明利用学到的种植管理知识,使自家葡萄的品质上了个大大的新台阶。


  其实,在怎雷和韦再明一样种植葡萄的还有李绍国、韦再银、韦金德等3户,每户种植3到5亩不等。“以前从没想过请人来帮忙。”三人告诉笔者,“忙的时候不请个把人根本搞不赢。”


  韦念芬和王贵兰是怎雷村四组村民,两人都是50多岁的农村妇女,以往农闲季节大多在家要么缝缝补补、喂喂猪,要么煮饭带孙子。“忙的时候,我们去帮他们葡萄套袋,一天下来差不多120块左右,比坐在家头强太多了。”


  “折耳根产量高,每亩近1万多斤,成本大概3000多块,如果按3块1斤收购的话,纯收入也有2万多。”怎雷村折耳根种植大户韦正清给笔者算了算账。


  据介绍,在“七小福”带动下,怎雷已实施福猪养殖532头,覆盖贫困户39户167人;生态牛养殖60头,覆盖贫困户60户281人;土鸡养殖4700只,覆盖贫困户50户243人;发展油菜种植35亩、折耳根20余亩,发展本地土蜂养殖40余箱。


  “现在看来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因为现在有的家庭已开始招收工人或聘用技术人员,甚至有的已开展合作经营,一户干多户跟的效应也越来越大。”看着日益发展壮大的“庭院经济”,群众的腰包不断鼓起,怎雷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潘兴殿既感叹又欣慰。


  目前,怎雷村集体经济累计近12万元,不仅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更增强了全村老少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杨承通也告诉了笔者他心中的“蓝图”:“下步将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更加科学精准、抓铁有痕迹的精神,将一户一业的‘庭院经济’与怎雷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真正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