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龙里:“笑脸书记”驻村有道

“笑脸书记”驻村有道

——记谷脚镇高新村第一书记付海波驻村之路

文/通讯员 陈莉榕

  2017年3月付海波来到龙里县谷脚镇高新村驻村,这一待就是两年。

  “靠谱人”要干“靠谱事”

  “经常看到他都是笑着的,喜庆,像年画上的福娃!”村民罗成敏这样形容付海波。在高新村村民的眼中,付海波是一个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他当过兵,在部队严格的训练中养成了昂首挺胸的好习惯,走起路来步履平稳、不慌不忙,给人一种“踏实靠谱”的好印象,也正因为这样,大家都很喜欢和他聊,有什么事情也愿意第一时间向付海波反映。

图为付海波夜访贫困户,宣传”先建后补“.jpg

付海波夜访贫困户。

  程满忠是高新村对门寨的村民,最近付海波到他家里走访,程满忠开心的对付海波说流转出去的土地又收到租金了,家里10亩地,一亩按500元流转,共收到5000元,程满忠计划将部分钱拿来参加“先建后补”项目,自己买两头黑毛猪来喂养,剩下的钱留着过日子,儿子程堂勇在村里的产业基地上班,一个月3500元,程满忠要儿子自己存钱,将来留着娶媳妇。

  可此时这个脸上写满幸福的男人,前些年的日子可不好过。原来由于夫妻二人没有文化找不到工作,只能上工地做苦力活,这对于年纪越来越大的夫妻两人吃不消,于是便在家务农,全家的经济负担压在儿子程堂勇身上,靠他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养活全家,但除去程堂勇一个月的生活费和其余开销,寄到家里的钱也所剩无几,日子常年凑合着过。所幸一切都好起来了,付海波心想。

  高新村像程满忠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因此帮助他们治愈“贫疾”,“药方”大同小异。这两年来付海波奔波于项目与贫困户之间,在无数个风霜日晒、寒风刺骨的日子里,付海波一直沉下心将自己的铮铮铁骨揉成一条细细的线,把产业项目和贫困户联结起来,带领贫困群众齐头并进。

  “厚脸皮”才能解“穷根”

  “这里的村民生活在山水环绕的地方,他们自然也有广袤的胸襟,所以跟他们打交道,自己不能太‘上心’,脸皮要厚。”这是付海波总结的经验。

  龙里县花木春天有限公司是高新村村党总支部引进的产业合作公司,以“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为发展模式,可要在村里发展扶贫产业,必须要有土地。付海波组织村民召开群众会,提起土地流转的事情,还没说完,大家就开始躁动了,一致认为这事“不靠谱”,事情越谈意见越大,大家渐渐各怀心事的散了,留下付海波茫然无措。

图为付海波走访贫困户 (2).JPG

付海波走访贫困户。

  付海波在村委会想了半天,鼓起勇气去今天意见比较大的村民彭正刚家走访,一上门,发现彭正刚已经将群众会上的“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看到付海波上门,很是热情,付海波被这种自然又热烈的情感所包围着,自己到先不自在起来了。

  “付书记,你今天能来,说明你也是个爽快人,今天这事可不要怪我们不讲理,你不知道啊,土地是我们农民的根啊,没了地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啊,这一家大大小小几张嘴,还等着喂饱呢”村民彭正刚倒是痛快人,知道付海波的来意,直接开门见山。

  “彭大哥,今天是我没表达清楚,我今天来就是来给你们算一笔账的。你看哈,你家里8亩地,你流转出去1亩500元,一年就是4000块,何况公司还承诺优先招聘贫困户务工,一个月给你们1500块,你们一家三口劳动力,一年就是5.4万,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你小孙孙上学不要钱,一家人要是生病了看病也不要钱,你不要一直揪着几亩地,何况又不是要你全部流转出去,你自己算一算这笔账”付海波说完看着罗国义,彭正刚顿时回过神来,“我这个脑壳昏咯,这个生意做得嘞!”。

  就像这样,付海波耐心解开缠绕在村民身上的“穷根”,高新村的村民逐渐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渐渐以新农民新农村的姿态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管闲事”才能管“家事”

  这两年来,即使把每天的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付海波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忙得不可开交,还要去管一管村民的“闲事”。

  这件事情真的很闲。高新村坪子组的罗心明几个月前买了一只小鸡仔,放在屋外散养着,这段时间鸡也长肥了,家里正好来客,想着拿来杀了招待客人,刀刚架在鸡脖子上,邻居孟贵权大声呵斥制止,罗心明没弄明白,一问缘由瞬间暴怒,原来孟贵权说这个鸡是自己养的,罗心明恼怒不止,心想这鸡明明自己花钱买来养的怎么就成你的了,孟贵权也有自己的理由,说这鸡几个月来一直是自己拿玉米糠、蔬菜叶在喂,打雷下雨还捉到屋子里关着,所以这鸡是自己的。各说各有理,一时间争执不下,一件小事情就成了两家的矛盾,付海波听说这件事情,赶来当“和事佬”。

  最后在付海波的调解下,两家达成一致,鸡也不说是谁的了,等到两家娃儿都放假回来,杀了大家一起吃个“平伙”,谁也不吃亏。

图为付海波帮助群众“三改”.jpg

付海波帮助群众“三改”。

  “不要小看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下来驻村,和村民很难有共同话题,只有通过掺合这些闲事,才能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不然要在村里搞个什么产业项目,让大家脱贫致富,谁信你谁听你的,这个事情很重要,管闲事就管闲事吧,只要大家团结和睦,比什么都重要!”付海波笑着说。

  驻村两年,付海波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总结了一套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种”进群众的心里,成为大家伙相信的人,愿意跟着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