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黔南:“红色引擎”带动城市基层党建“好花更红”

当代贵州黔南记者站 供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党员干部涌入城市,城市基层党建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挑战,过去主要依托单位管理的社会治理模式逐渐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黔南结合实际,坚持把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联建、联动、联调”的工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AYUYGLB、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积极开创黔南城市基层党建“好花红”局面。

2018年底全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jpg

2018年底黔南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扣好责任落实“工作链”。一是抓好制度设计,舞好“指挥棒”。出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目标任务,从体系、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48条具体措施,确保全州上下一个步调整体推进、一套标准督导落实、一把尺子严格考评。二是构建四级联动,启动“同步键”。着力构建“州委总揽全局、县(市)整体布局、街道统筹推进、社区抓好落实”的四级联动体系。州委履行主体责任,定期研究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县(市)党委履行第一责任,把“人财物”“权责利”下放,街道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统筹抓好社区党建,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认真落实各项任务。三是注重核心引领,当好“领跑者”。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调动街道社区城市治理基本单元的内生力量,开展各项民生工程,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增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我州现有街道1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95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社区9个),社区党组织159个,党组织班子成员472人,社区党员7086人。

  画好互助共建“同心圆”。一是铺开组织覆盖“一张网”。按照“1+N”模式,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片区网格党支部+小区(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设置模式。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龙头,县(市)、街道、社区层层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动员职能部门、驻地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参与,共同抓好城市基层治理。二是拧成共驻共建“一股绳”。街道社区统筹协调,驻地单位主动融入,实行党员教育联管、活动阵地联建、社区服务联动、党建品牌联创。推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选派党务干部到驻区单位党组织挂职学习,驻区单位选派党务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双兼双挂”活动。三是竖起社会治理“一杆旗”。坚持“区域统筹、行业引领、两新融合、街社兜底”的工作思路,推动社区党建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矛盾调处、治安防控、社会管理的领导作用,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构筑全域党建“服务站”。一是推行责任清单,构建服务体系。出台《关于规范推行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在社区便民为民服务责任清单中将社区服务事项规范为组织建设、综治维稳、社保民政等11大类70项,编制服务流程图,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构建了高效、精准、优质的服务体系。2018年,社区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59966件,群众总体满意率达97.6%。二是打造智慧平台,增强服务效能。利用互联网探索“智慧社区”“数字社区”等新型管理服务模式,建立社区受理、部门办理、办结回复的“闭环”工作机制,推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如,福泉市利用“互联网+”全程代办等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代办服务,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三是突出精品特色,创新服务品牌。2015年以来,在全州开展“三亮一创”“双进双促构和谐”活动,并由街道社区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服务情况,作为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2018年,全州共有29464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报到率95.3%,认领群众“微心愿”33411个,深受群众好评。

  筑牢基层治理“动力轴”。一是阵地建设强社区之“骨”。2016年以来,州县财政共投入400余万元城市基层党建经费,将社区办公经费从平均每年2万元提高到4万元以上。开展“群众工作服务站、网格化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平安养老、社区留守儿童关爱”等“一站四中心”服务阵地建设,精心培育22个社区党建示范点,在党员服务、居民议事、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队伍建设强社区之“筋”。出台《关于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决胜脱贫攻坚的意见》,对村(社区)干部队伍“选、管、育、用”提出具体要求,全州村(社区)干部月报酬提高到3000元以上,并按照任职年限逐年增长。对发展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社区干部,按集体经济营利的5%进行奖励。三是注重关怀提升素质,强社区之“魂”。对因公负伤、殉职导致生活困难的干部家庭予以专项救助。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每名社区干部每年培训经费按不少于500元纳入预算,任期内取得大中专以上学历的,给予报销学费的50%。通过多举措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一大批学历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年轻党员被选拔到社区“两委”班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