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罗甸:“三引一带”党建领航,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当代贵州黔南记者站 供稿

  近年来,罗甸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创新探索了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的“三引一带”党建促脱贫攻坚工程,着力破解贫困山区农村脱贫攻坚动力不足的问题,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

  引产业到镇,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紧盯产业发展八要素,强化县委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建促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立足于区域特点、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紧扣农业增效、村级受益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鼓励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大力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积极向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布局蔬菜、精品水果、畜禽养殖和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带动全县种植蔬菜28.6万亩、火龙果3.2万亩、脐橙4.6万亩等,使全县产业分布逐渐从单一的早春蔬菜、水稻玉米种植产业向乡村旅游、精品水果、常年蔬菜、生态养殖等多元化产业转变。一年多来,全县共建成火龙果、脐橙、十月桃、哈密瓜、蜂糖李等14个千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其中有省级农业示范园区7个、州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县级农业示范园区6个,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特色增收产业,覆盖全县140多个村,实现了罗甸有史以来的产业推进大跨越。

丰收节.jpg

丰收节。

  引企业到村,激活农村经营主体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党建引领、农民受益”的思路,通过县委搭建平台,基层党组织发动,党员先行先试的方式,每名县委常委包保一个乡镇对接一个企业服务一个产业,每名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领衔创建一个“三引一带”示范点,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经营主体。经过努力,共引进了陕西海升、西南农业、广西新中盛、汇生林业、天纯农业等大型龙头企业28家,覆盖全县140余个村(社区);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0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州级示范社14个;发展1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增收示范基地20余个。涌现出了麻怀村强带弱抱团经营、五星村产销对接五统一、木引村村企合一联姻发展、五家坟村社合一同步发展等模式,为罗甸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的新路。

麻怀村食用菌种植成为增收新产业。.JPG

麻怀村食用菌种植成为增收新产业。

  引技能到户,破解基层发展瓶颈

  充分发挥党员带富能手的引领作用,从县事业机关单位选派了18名干部引领创办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基地16个,就地带动一批贫困群众学习种养殖技术;分产业和经营种类建立了530人的党员创业带富队伍台账,将带富能手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挂号培养,今年开展了20余期培训,培训人员超过1500人次。同时,按照“户户有增收能力”的目标,紧紧围绕县域工矿企业和特色主导产业用工需求,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专家组深入农村开展技能培训和指导,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00多期2万余人(次),实现13286人转移就业,解决了3170户家庭的收入问题。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提升,为罗甸储备了一批乡土技术人才。

  带增收到人,保障群众脱贫致富

  采取“企业+村集体”、“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模式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引导企业与各村“两委”、村民形成有效利益联结,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三引一带”释放出的增收红利。2017年,全县流转土地达到15.02万亩,涉及流转资金达676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到1.8万户6.95万人,试点推进“三变”改革的10个村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实现农民变股东5142人,其中贫困人口3225人,占总数的63%,农民从中共获得收益600余万元,村集体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900余万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565元,实现12337人贫困人口脱贫。

罗甸县鼓励机关干部带资金、带技术到基层带民增收,带农增效,效果明显。.jpg

罗甸县鼓励机关干部带资金、带技术到基层带民增收,带农增效,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