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南 > 正文

黔南:生态之州美景如画

黔南州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生态之州美景如画

  ——黔南州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当代贵州黔南记者站 供稿


  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望远镜—— 平塘“中国天眼”;

  在这里可以探索被称为地球腰带上“绿宝石”的荔波县,它也是远离城市感触天然的最佳“洗肺”目的地之一;

  在这里还可以重温历史,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感受那彪炳史册的瓮安猴场会议······

  这里就是享有“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美誉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里有布依、苗、水、汉等民族37个,少数民族占56.7%,年均气温16.6℃,被誉为“天然氧吧”,2017年黔南森林覆盖率达62%。

绿水围绕的黔南州府都匀市。(谢泽华  摄).jpg

绿水围绕的黔南州府都匀市。(谢泽华 摄)


  酒香也怕巷子深,养在深闺要人识。

  近年来,黔南州以《黔南州推进旅游提质升级着力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为统领,以九大工程(着力系统的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着力系统的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着力系统的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着力系统的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着力系统的按旅游+的理念培育旅游配套产业、着力系统的优化城乡旅游综合功能、着力系统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系统的推动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着力系统的推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为抓手,推动旅游提质升级。

  2017年,黔南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55.23亿元,同比增长41.82%;入境游客10083人次,同比增长45.18%, “观中国天眼,品都匀毛尖,黔南欢迎您”的旅游品牌不断得以打响,黔南旅游正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正轨。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表示,黔南正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目标,注重细节和品质,紧扣生态和文化资源,对外做好精准营销打好组合拳,以抓旅游带发展,促脱贫,着力提升黔南旅游的知晓率和美誉度,奋力打造贵州南部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业:让产业融合“有看头”

  黔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三块长板之一的战略部署,深度挖掘生态、科技和文化资源,大力推动以大旅游为龙头的多产业融合,让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融合剂、催化剂、助推剂,促进“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态不断丰富。

  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打造了茶博园、都匀市螺蛳壳、独山县净心谷、瓮安建中欧标茶庄等茶文化旅游地,并成功举办国际茶人会,丰富了旅游业态,吸引国内外游客,旅助茶升温。

  依托古城文化,建成三丰主题文化馆、并以沈万三传奇人生经历打造中国南方首部大型情景体验剧《梦归平越》, 造就“一城一山一峡谷、一神一仙一福地”的福泉古城文化旅游地;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并加大民族节日的宣传力度,如水族“卯节”“端节”、布依族 “六月六”等极具民族特色节日,打造荔波瑶山景区、三都咕噜景区等民族文化目的地。

  依托黔南1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7个州农业产业示范园,以绿壳鸡蛋、三都巫不香猪等5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农产品等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旅游的有机安全食品产业,打造一批融培育、栽种、旅游餐饮、休闲度假、交易为一体的特色观光农业基地和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基地,培育一批休闲牧场、休闲渔业基地。目前,黔南州已有12个休闲农业景区景点被确定为州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依托国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FAST),黔南州着力打造以科普为主旨的旅游城镇,以平塘县克度镇航龙村委为中心,规划建设面积300公顷。重点打造游涡星系广场、中轴迎宾广场、FAST访客服务中心、天文体验园、暗夜观星园、天文教育园、天文时光村等15个项目,同时加快建设FAST观景台及环路、停车场及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将FAST、天文科普文化园、天坑群等捆绑建设成为世界天文科普旅游中心。


  旅游+生态:让绿水青山“有玩头”

  在旅游营销方面,全州各县市区围绕自身特色和优势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利用黔南良好气候的优势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避暑;运用好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和“中国天眼”这两张名片做好事件营销;还要着眼全域,推介好一切具备观光、游览、体验价值的资源和城市新产品,提升黔南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在项目提升方面,全州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目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个旅游景区建设完成,其中建成并推出了8个新景区,生态旅游产品建设有新突破。

  2018年陆续启动建设绿博园、欧洲乐园、贵定农耕文化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对天文小镇、荔波樟江、龙里双龙小镇为核心的一批重大旅游项目进行提升,要发挥其综合带动功能,延伸产业链,打造成为黔南旅游新的增长极和全省旅游示范项目(景区),留住客人、扩大消费、壮大旅游经济。

  在景区提质升级的步伐中,突出“天眼平塘”和荔波推动景区提质转型,为全州乃至全省旅游做示范。围绕“天眼平塘”,满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建成FAST观景平台、天坑景区、天幕商业街、星空游乐场、中国天眼迎宾馆、星辰天缘大酒店等科普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围绕“世遗旅游”,荔波单景区扩容提质就投资81亿元建设21个项目。大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梦柳布依风情湾、月亮湖湿地公园、智慧旅游集散中心、邓恩铭故居陈列馆、樟江景观带、冰雪水世界主题乐园、果园公路、驾欧旅游小镇等一大批项目已建成,同时实施县城整体绿化、亮化景观,荔波县城“颜值”“气质”实现跃升,世遗品质大力提升。


  旅游+扶贫:农户日子“有奔头”

  近年来,黔南州将乡村旅游业打造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探索出了“五带一保”(项目带人、景区带村、企业带户、资源开发带点、“旅游+”带面、多渠道保障贫困人口增收)旅游扶贫新模式。

  项目带人。通过构建“资源-人-效益”的资源开发思路,统筹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旅游厕所建设奖补资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在旅游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每投资10万元至少扶持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旅游子基金每投资50万元至少扶持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规定要求。    

  景区带村。黔南秉持“开发一个景区,富裕一方百姓”的旅游扶贫理念,将景区带村作为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以乡村旅游带动、以景区旅游带动、以社区协调发展等方式促进景区社区和谐发展,让景区与社区联动、与社区共享。积极引导旅游景区为周边农户提供保安、保洁、咨询、导游等岗位和提供旅游商品销售点、旅游餐饮服务点、停车位等服务便利,带动景区所在村寨和周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企业带户。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组织带动能力强,能够带动贫困人员增收的旅游重点村村干、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调动他们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中的脱贫积极性和责任感。

  资源开发带点。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整合政府、村社、企业、社会资源发展旅游,实现农旅融合、一体发展,促进农民获得就业、创业、财产多重收入。

  “旅游+”带面。通过加强文化、 农业等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改善欠开发地区和乡村可进入条件、生产生活条件,突出村寨自然特色,把田园建成公园、把社区建成景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和贫困人口全面发展,达到点上“扶贫”、面上“扶智”“旅游+”带面的目标。

  多渠道保障贫困人口增收。探索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三类收入来源、十大收入渠道,保障贫困人口增收。即:贫困户参与旅游扶贫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来源;直接到乡村旅游企业务工增加收入,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增加收入,直接开办农事体验或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收入,直接出售农副土特产品等增加收入,直接出租房屋或土地等自有资产增加收入,将房屋、土地、人力等自有资源折算入股分红,通过政府、企业低价或无偿提供的停车场、商铺等经营性资产增加收入,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补助收入,通过乡村旅游发展获得资产增值收入,通过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分红收入等。     

  “旅游九大工程是深化实施大旅游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意义十分重大。”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表示,黔南将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扎实推动旅游九大工程落地见效,用实际行动谱写黔南旅游优质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