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台江县 > 正文

台江:“绣”掉贫困帽 打“银”攻坚战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潘鸿 冯桂菊


  台江县施洞镇位于清水江沿岸,是著名的苗族刺绣、银饰艺术之乡,银饰刺绣手工制作工艺精湛。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施洞镇充分用好民族文化这个“宝贝”,以加强生产建设、强化品牌建设、创新销售模式链为抓手,推进银饰刺绣产业快速发展。让指尖上的技艺成为脱贫致富的生产力,带动村民致富。


微信图片_20190703211201.jpg


  岗党略村位于施洞镇东面,是一个具有浓厚苗族风情的村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银饰刺绣加工手艺,多项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25日,位于岗党略村的施洞银饰刺绣体验中心开业,体验中心依托已建成的银饰刺绣交易中心平台,初步探索以银饰、刺绣、民宿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一楼展厅里集中展示工艺大师银饰刺绣产品和农特产品,二楼三楼为民宿,实现了施洞镇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民宿体验的共同销售的局面。


  “我们岗党略银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建筑面积有600多个平方,一楼是银饰刺绣是体验,二楼三楼是民宿。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公司运作的得到的利益按利益连接来分红。”岗党略村支书刘忠海向记者说道。


微信图片_20190703211227.jpg


  施洞银饰刺绣体验中心以“振兴银饰刺绣有限公司+聚贤姊妹合作社、岗党略村振兴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目前公司的员工有50多名,通过提供部分岗位给贫困户务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石家寨贫困户石鱼芳说:“我来这里上班主要是离我家比较近,蛮方便的。我的工作是销售,介绍客户来购买,一天100元。相比外出打工,我觉得这里也挺好的,工资可观,离家近也可以去照顾到家里面的老人。”


  岗党略村务工人员张兰有同感的说:“我主要是管理二楼三楼的民宿,我们这里一共有8个房间,主要是以苗族特色的风格来设计这个房间。一个月在这里也近家,经常可以回去煮点饭,看老人,看小孩,一个月也有点收入。”


  随着龙舟节的到来,振兴银饰刺绣有限公司也即将迎来了开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岗党略村支书刘忠海告诉记者,在龙舟节即将来临,公司已经接到了外面游客的预定了民宿,在龙舟节期间可能会实现1万元的创收。


  据了解,在未来的发展中,振兴银饰刺绣有限公司将初步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通过线上进行产品消费验证和消费体验,将实现线上与线下共同销售。


微信图片_20190703211247.jpg


  振兴银饰刺绣有限公司经理张英英说:“我们接下来将把银饰上架到淘宝、微信上,民宿也将在携程、美团上架。我们将充分用好网络平台,将苗族文化传播出去。”


  银饰刺绣一直以来都是台江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施洞镇依托浓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为发展壮大集体村级经济出谋划策,改变了原来银饰刺绣发展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小作坊等不良的竞争的局面。


  施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昌忠介绍:“现在他们成立振兴银饰公司,因为银饰刺绣是我们施洞的特色,所以我们充分发挥振兴公司也是合作社来带动我们分散的合作社集中到这边,通过他们的平台来抱团发展施洞的银饰刺绣。”


  据了解,岗党略村注册成立银饰合作社和刺绣合作社、银饰协会和刺绣协会。拥有从事银饰刺绣的企业有38家,经营户208人,2017年以来,已经有18户76人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施洞镇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搭建销售载体、拓展营销网络、参加国内外展出、加大传承保护和扶持力度等措施,有效促进了银饰、刺绣两大民族工艺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党支部+合作社+十户一体+农户”运作模式,成立了银饰合作社和刺绣合作社、银饰协会和刺绣协会,让银饰刺绣产业摆脱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银饰刺绣产品加工规模扩大,拓宽了销售渠道。现在,全镇从事银饰刺绣的合作社和个人共有400多家,银饰刺绣已经成为全镇脱贫的有效“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