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凝心聚力奔小康

  一座座新建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公路盘绕山腰,一根根饮水管道直通家中,一片片产业基地欣欣向荣……1月8日,记者来到黎平县孟彦镇良常村,看到该村干部群众正沐浴着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迈着坚实的步伐,凝心聚力奔小康。

  良常村地处雷公山区,虽距离孟彦镇政府仅8公里,但由于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交通落后,曾是典型的无集体经济收入、无一条硬化公路、无一个村办企业、无安全用水、无通信网络、无文化卫生室的“六无”村落。2014年,该村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村”。2015年,良常村成为州政协机关定点帮扶村,从此与州政协结下不解之缘。

  突破瓶颈  铺就幸福大道

  “物资运输困难,农用物资难运进,农副产品难运出……”2016年,在州政协进村入户调研所形成的报告中,一连串的“难”字,让良常村的脱贫之路似乎遥不可及。

  要致富,先修路。为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帮助良常村彻底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州政协机关与村支“两委”干部一同制定了发展规划,将修路、建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抓手,并为该村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结合良常村的实际,州政协机关积极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等优势,积极协调资金,帮助良常村完成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先后投入14万元新建便民桥梁两座。如今,良常村每个村民小组通了水泥公路,每家每户硬化了串户路,逢年过节时,在外打工的村民也能开车回家走亲访友了。

  多方筹资  构筑幸福家园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这是村民吴绍敏与妻子石金香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吴绍敏曾是该村的特困户之一,因为没有自己的住房,就在去年以前,50多岁的吴绍敏一家仍和兄嫂共12口人挤在一处破旧木房子里,吴绍敏四兄弟,四个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生活十分不便。

  州政协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争取资金为吴绍敏等特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如今,他们都住上了两楼一底的新房子,衣柜、床、粮仓等一应俱全,全家人开始了新生活。“家里有三个卧室的门是吴美华书记买送我们的”,吴绍敏夫妇指着几个崭新的木门告诉记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积极“造血” 描绘幸福蓝图

  “自从办起了养鸡场,一家人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再也不用挨冻受穷了。”瞅着圈舍里的500羽蛋鸡,良常村2组村民吴增宏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他说,去年他家一共卖了20000多元的鸡蛋和鸡,收入非常满意。如今,他家建起了一栋两楼一底的新房,还把以前的贷款也还完了。

  吴增宏家以前是贫困户,一家4口人挤在木质破旧小屋里,逢天下雨,“撑着伞做饭”已成为家常便饭。妻子长年患病,干不了重活,2个孩子上学读书,一家人仅靠每年种田收获的3000斤稻谷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

  2016年,在州政协的鼓励和支持下,吴增宏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他通过政府分两年免费赠送的1000羽蛋鸡,建起了养鸡场,从此走上了规模化养殖道路。他已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2019年5月,州政协积极争取到帮扶资金30万元,帮扶良常村建绿壳鸡蛋养殖基地,并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目前分给56户贫困户每户鸡蛋30枚,分红每户200元,得到了老百姓高度认可。同时,村里还在筹办冬季养田鱼项目,预计每户养田鱼30斤,到春节时全村188户,预计每户可增加收入2200元。此外,根据良常村林地多田土少、气候温湿等特殊地理因素,大力推广钩藤种植,积极引进林下养铁皮石斛项目等,促进村民稳定增收。

  在州政协机关的倾力帮扶下,良常村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