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社会融入的新路径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样板,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关键之招。至2015年此项工作启动以来,贵州几百万群众搬出大山挪穷窝、甩掉贫困奔小康,融入城市变市民,共享幸福展未来。在对凯里市调查中看到,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协调有谋划、部门工作推进有实招、干部亲力亲为有思路、群众响应有激情,合力推进有成效。在“搬得来”工作推进中,的确打了一个“漂亮仗”。但与此同时,关键的“稳得住”“能致富”“善融入”的“硬仗”能否取得新胜利,更具挑战性和艰巨性,更需精准设计和强力推进。

  城市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变迁的具体表现,是社会阶层结构、社会要素结构整合与社会治理结构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族际社会相互适应、包容、接纳、交融的过程。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因其自身多因素的制约,在城市社会融入进程中,所存在问题与面临矛盾更具特殊性、复杂性。

  第一,由乡风乡情到城市社会的转变。在少数民族群众传统社会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民情,让家族之间、邻里之间、乡村之间和睦相处、亲上亲好、其乐融融。在安置社区,来自不同区域的各民族相聚、共住,由于居住形式、利益关系、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区域分布、城市风格、自然环境等因素,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一时难以适应,存在“文化丢失感”,往往容易产生乡愁,留念乡村,回归“老屋”等情形。

  第二,由传统生计到现代生活的转变。易地扶贫搬迁前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是日升劳作,日暮而息,周而复始。生活是缓慢、安静、单纯、悠闲的状态。当他们来到城市后,看到的是一个多样的、丰富的、快速的社会现实。面对霓虹灯、高架桥、吆喝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等城市景象,他们需要自我调适。

  第三,由居住分散到社区聚集的转变。贵州高原山地起伏明显,平坦地势较少,适合建房的平地不多,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乡村住房,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为单元而建,较为零散分布居住。当他们进入城市,来到安置小区居住时,都是按照标准分配的单元楼房。小区一幢与一幢相邻,来自各县各乡镇的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区,能否和谐相融、能否与周边市民友好相处,的确需要耐心、需要宽容、需要磨合。

  第四,由自给自足到市场交换的转变。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镇前,在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里,每家每户都是按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生产与生活。由于个体劳动生产效率较低,所生产的各种生产资料总量少,不能提供更多剩余产品,不能大量作为商品来交换,仅用于自身家庭各种生活基本需求。而进入城市后,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逐步消失,人们需要加入到更多的社会分工体系中,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如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变观念,以新的劳动方式和生存方式谋划新的生活,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五,由乡村居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作为乡村居民,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而自由支配时间较宽松。早起床、晚起床,早下地、晚下地,何时吃饭,何时休息,基本上都随个人喜好,不受规则、纪律、时间、空间、他人等因素控制和制约。而进入城市后,面对城市规则与时间要求,一切活动都显得拘束而不够自在,一下子难以适应,有时觉得不知所措。由农民转变成为市民角色,如何与人相处生活、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都得加强学习与交流、调适好心态,做好心理准备,练就好手艺。

  第六,由相对贫穷到逐步富裕的转变。按照贵州省标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都是属于贫困户,当他们从大山、深山,从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里搬出来时,几乎都是空手进入安置小区,政府还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和定期发放困难补助金。刚来到城市新环境里,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新鲜过后,就业如何获得,生活如何延续,致富途径如何寻求,子女如何接受教育,有病如何得到及时救治,其内心在短期内难以做好准备。在凯里市调查中,约有30%群众存在这样的心态。

  第七,由传统习俗到城市规则的转变。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民族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民族内在心理的反映、民族精神的延续。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如何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城市文化、规则相适应,找到自己生存空间,并与之共享,是每一位群众需要思考的。变与不变、传承与创新、调适与共处都要伴随城市发展与进步中去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再生。

  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对党有着深厚的情感,对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对社会各方的帮助身怀感恩之情,对新时代开创美好幸福生活充满期待。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群众对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何找到自己发展的定位,如何融入城镇社会,如何实实在在成为城镇居民,是盲目的、忐忑的、焦虑的。因此,需要我们以强有力政策举措,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抓实抓细抓牢。

  第一,做好顶层规划。要以2019年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和七个附件为总遵循,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实际,因地制宜、精准规划、确定目标、稳步推进。力争确保3至5年内,让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融入逐步由“成效显现、目标完成、全面实现”三部曲展开。在经过5—10努力,使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全面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实现整体社会变迁的新跨越,达到与城市市民的高度融合。

  第二,创新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七个附件文件,从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就业、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社会治安、资源盘活及收益分配等都提出明确要求,需要各地结合少数民族实际,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发展路径,使安置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场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标地。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没有最高,只有更上一层楼。确保“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善融入”目标有序推进。

  第三,妥善解决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少数民族群众能否稳得住、能生活、有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结合农村产业革命营造宽松就业环境,制定有利于搬迁群众就业的政策支持,提供可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真正让想就业、能就业的群众顺利就业、安心就业、成功就业。同时,还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失去劳动能力、家庭负担重、因病返贫、身体残疾等弱势群体,发挥好国家兜底政策的保障作用。

  第四,夯实文化基础。来到安置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对文化渴望与乡愁怀念,始终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寄托与心灵的慰藉。安置区要结合居住群众的实际情况,将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上。实施好“文化随迁”工程。建设好一批民族文化休闲广场。定期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展演,如民族手工业:刺绣、银饰、芦笙、鸟笼、蜡染等,让各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展示,让各民族找到文化的根与脉,让更多民众获得心理慰藉与希冀。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文化活动要突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所带来的温暖和恩情,感受到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浓情意,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第五,培育市民意识。城市管理者要做好服务与管理。紧紧围绕少数民族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政策之扶、财力之助、精力之投、包容之心、服务之位、效率之高,让各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就有幸福感、获得感、归宿感、安全感、认同感。与此同时,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要主动改变自己生活中的陋习,自觉学习城市管理规定,遵守城市交通规则,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爱护公共环境,主动参与城市社会生活,做城市文明市民,融入城镇社会之中,共享城镇发展的好处。

  第六,抓好基层党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要结合安置小区实际,成立社区党委或党支部,充分发挥好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督查检查的主导作用,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安置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确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让群众确实感受到党组织始终就在身边,是群众的主心骨,党员领导干部是贴心人。同时,要注重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志愿者的桥梁作用、示范作用、帮扶作用。支持他们开展扶贫济困、心理疏导、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志愿帮扶、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就业安置、医疗救助等社会服务。

  第七,搭建网络平台。一是对搬迁居民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采集好搬迁居民的基本信息,特别是健康状况、劳动力情况、就业情况、子女情况、困难情况、培训情况等,以便对贫困户提供精准、有效的帮扶;二是开设民生事务网络信箱,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交流平台,创建虚拟社区等,积极主动地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进行良性沟通,丰富服务方式;三是对搬迁居民发展的特色产业、特色商品提供大数据支持,利用互联网宣传、营销,助力特色产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万丈高楼平地起,工作重心在基层。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城市社会融入是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社会变迁的必然趋势,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进的民心工程、爱心工程、系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需要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广大领导干部亲力亲为;需要城市市民的包容接纳和全社会共同助力;需要少数民族群众自觉参与与奋发有为。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路在脚下、稳步前行,更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