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只要移民好再累也值得

  有的群众不理解,担心搬迁后老家的财物会被国家收回;有的放不下农耕生活,生怕到城里找不到生计……

  吴如刚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走进潘治恒老人的家中了。

  深秋,他又一次翻山越岭,来到凯里市舟溪镇枫香村大山组一座简陋的木屋,走访这位七旬老人。

  这里地处深山,可以播种的地很少,缺水断粮是常事,还经常有野猪吃庄稼,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

  老人家中3口人,独生子女家庭,儿子在都匀市读技校,老两口都在深山务农。

  原本老人一家已经搬迁出来,装修入住一段时日之后,感觉不能融入城市,不得已又搬回村里。

  “城市那么大,我却不能融入。”是的,故土难离,此话说出了很多易地搬迁群众的心声。

  “在城里每天为生计发愁,回家去种田,也饿不死,我不搬。”老人的语气坚定,门口堆放着的那七八十斤红薯似乎正印证着老人的话。

  “现在搬出了大山,就挪出了穷窝,来到一个更加宽阔的天地,城市就是把机会留给勤劳的人,有准备的人、吃苦耐劳的人。”吴如刚苦口婆心。

  “政府为您儿子读技校全部免费,还给您们在城里分新房子,还在小区为像您这样的老人准备了扶贫公益性岗位,现在您又回来,以后您儿子在凯里没房子住,要租房,还城里老家两头跑对事业影响太大了,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扶贫干部们给老人宣讲了政策。

  听了这番话,潘治恒的语气开始缓和了许多:“是呀,虽然自己老了,做不动城里高收入的工作,也可以在小区扶贫公益岗位做事,还能和儿子一起在城里生活,一家人很幸福。”潘治恒的脸上开始露出了笑容,答应搬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居住。

  我们上马石易地扶贫搬安置点有1238户9007人,来自凯里市各乡镇和黄平、台江等县,开始入住时搬迁群众对城市生活不适应,我们通过实行亲情安置,以及开展各项文娱及交流活动,增进了社区居民的邻里情和归宿感,同时按照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做好就学、就医等各项服务及基础实施建设,实现了出门“七有”。尽管社区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搬迁群众能实实在在从过去的农民转变成新市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我认为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凯里市上马石社区党工委书记王树铭

  作为全州跨区域搬迁的一个点,我们这里的群众构成要相对复杂一些,我们压力也大。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搬迁群众从开始找不到工作的迷茫、不适用城市生活的困惑等到学习、生活、工作都慢慢适应,我看到了搬迁群众脸上幸福的笑容,看到了他们因为搬到更好的环境、有更多的机遇而高兴,搬迁群众满意,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得的。

  ——凯里市开环街道上马石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