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电子扶贫的“拓荒者”

——记锦屏县政协委员杨世超

  “飞诺电子厂开到我们家门口,我们这些残疾人都有活做了,我孩子读书的钱有着落了,我不用再担心了!以前做梦都想不到,感谢杨世超!是他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 在锦屏飞诺电子厂上班的罗永保激动地说。

  罗永保是锦屏县启蒙镇雄黄村的贫困户。几年前,他因患股骨坏死症,行动不便,出入都得拄着双拐。家中经济困难,女儿读高中,正需要钱。在这节骨眼上,锦屏县政协委员杨世超2016年投入200多万元,在启蒙镇雄黄村兴建雄黄飞诺电子分厂,用半导体,二、三极管,场效应管,变容管系列产品,通过手工组装给当地群众提供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增加贫困家庭经济收入。

  杨世超通过“政府+村民委+企业+贫困户”的“四方协议”利益联结发展模式,先后与59户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合同,入股资金290万元。合同期限三年,按7%、8%、9%实行年底分红。第一年首批入股的28户贫困户领取入股分红资金20.3万元,第二年59户贫困户分红38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解决60名贫困人口就业,月收入平均达2500元。

  为让贫困户在自家就能就业,杨世超还让他们从厂里带元件回家进行加工,既实现零星就业,又让就业者能照顾家中老小。目前,零散就业已覆盖350余户,为当地脱贫攻坚拓宽了门路。

  创业的故事

  1994年,19岁的杨世超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不能继续学业,跟随老乡到福建打工。3年后,他用打工积蓄到泉州一所技术学校报名学习电子专业。2007年,他在浙江温岭注册成立了顺发电子有限公司。在贵州老乡的帮助下,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技术迅速站稳脚跟,几年内便发展成为温岭有名的鞋灯生产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从小受过苦的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人。2015年,沿海一带掀起产业转移热潮,贵州出台招商引资政策,鼓励贵州籍老乡回乡创业。杨世超觉得回乡创业,服务家乡的时机到了,当机立断,将公司总部迁入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

  “飞诺电子”进入锦屏后,公司先后在铜鼓、启蒙、平秋、黎平等地开设了多个加工点或加工中心,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近500人就业。受杨世超的影响,几位在外创业的老乡也纷纷回乡创业。如启蒙镇寨伍村的青年杨健,早年在杨世超的温岭工厂里是技术骨干,他于2015年初在村里开了微电子鞋灯加工点,聘请村里的十几位村民到加工点来工作,其中有9名是贫困户。因业务繁忙,短短两年时间,他又在该镇的者楼村、中华村开办了两个加工点。一年产值就达100多万元。至今,杨世超帮助和带动的电子加工小微企业已有16家,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发展的信心、分享成功的果实,也为农村拓宽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为进一步延伸锦屏电子产业链,缩短上下游供应体系,杨世超毅然决然投入到PCB(印制电路板)项目中,如今,崭新的新车间已投入使用,有效解决30余名工人就业,其中贫困户9名,人均工资3000元以上。

  无私的奉献

  启蒙镇魁洞村村民林安严,由于2010年在广东遭遇车祸,留下终身残疾,妻子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和行走障碍。夫妻俩婚后育有一子,但双双丧失了劳动能力,养活自己尚且困难,何况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在魁洞村居住的时候,林安严的父亲定期到飞诺启蒙加工点领取原材料给他夫妻俩做加工成品,一个月下来,夫妻俩的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生活亦有了保障。2017年,林安严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入锦屏经济开发区琴凼安置区,虽然搬入了新家,但是生活来源问题却让一家人犯了难。当杨世超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把货送到林安严家里,又让林安严的父亲到飞诺线路板车间上班,做正式员工。一年下来,一家人收入可达30000元以上,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既搬得出又稳得住。林老父亲握着杨世超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提供这样的条件,不仅解决了我们这家人的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重新燃起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杨世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家乡捐款捐物,捐资助学已达30万元以上,其中启蒙镇巨寨村文化活动中心捐款就高达15万元。而他自己却还没有在县城买房安家,也没有在老家置建新房,一家人都还挤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两层木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