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为未来播种希望

—— 凯里市凯棠镇教育脱贫工作扫描

  近年来,凯棠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和科技局的悉心关怀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尊师重教、重读重学的良好氛围,小乡镇办大教育,教育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再穷不能穷教育

  凯棠镇人多地少,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曾是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就1463户6824人,其中,因学致贫618户3161人,因学致贫人口几乎占了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

  由此可见,读书理念一直根植于老百姓心中,再苦不能苦孩子。改革开放初期,凯棠很多家庭吃不饱、穿不暖。孩子更是无钱读书,考取大学的孩子,乡亲们是你一角他一分,一起凑学费;成群结队去讨饭,睡屋檐下马路边的,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凑学费;外出打工十几人租住一间房子,抛弃了害羞的脸面,也是为了挣学费;上班人员,穿破旧衣服,住简陋房子,还是为了给弟妹凑学费。

  凯棠镇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一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环境优先构建。

  教育扶贫工作更是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全镇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免学费、中职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资助金,受益学生516人。凯里市“贫困学生每人一张银行卡”每人每月200元直接发到学生手上,发放资助金受益学生2179人。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受惠学生3065人(其中初中1159人,小学1822人,幼儿园624人),补助标准为4元每生每天,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绝不能让一个贫困户子女辍学。

  教育理念源远流长

  凯棠教育源远流长。从1890年“九先生”(顾明基)弃官从文开始,到民国十三年,凯棠地区私塾发展到了16所,凯棠人勤奋学习,依靠读书起步,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时任省委书记钱运录亲自为“凯棠民族希望中学”题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冯其庸为凯棠中学图书馆赠字,省政协原主席王正福多次莅临参加凯棠教育发展座谈会,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临凯棠召开教育座谈会,在外工作人员经常回乡勉励学弟学妹努力读书,通过榜样力量言传身教,教知识,教做人。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凯棠籍培养出10个博士生,36个硕士生、1366个本科生、1150个大专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工作7000余人,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情。”凯棠学子走出去后,又反过来回馈家乡教育发展,帮助更多学弟学妹完成学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捐资助学薪火相传

  凯棠自古以来就有着捐资助学的好传统。1890年,时值晚清时期,被当地人尊称为“九先生”的顾明基外出学成后,决定回到凯棠开办私塾、反哺乡亲,提高当地人的文化水平。在“九先生”的感召下,当地逐渐形成了捐资助学的好传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就成立了捐资助学的机构,凯棠镇中心学校和凯棠中学校长、凯棠镇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顾业雍说,直到现在他都还记得,他1986年在凯棠中学读初二时,就曾得到乡里教育基金的16.5元现金奖励,他用奖励的钱买了一套新衣服以及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更重要的是,他对学习的兴趣从此更加浓厚了。

  2019年7月18日,凯棠镇举办了教育基金万人捐赠活动,筹集资金5397869.88元,用于奖励凯棠籍本科以上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优秀学生、贫困家庭孩子以及凯棠辖区内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如今,凯棠镇每一个村、寨子里都组建有自己的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助学扶持和鼓励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社会风气。

  人们走出去了,却都还在关心家乡的教育。每次捐资助学,不但寨里外出工作人员愿意捐资,寨子里的人会捐,就连那些嫁出去的姑娘也会主动回到村寨为“娘家人”的教育大计捐资。捐资助学将会在苗乡代代相传、代代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