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黔东南 > 正文

黎平龙额:春分赛河歌 春社满春色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石含开

  春分时节,满园春色。3 月21 日-22日,以“踏春赶社 秀舞龙额”为主题的一年一度春社节在黎平县龙额镇龙额村举行。来自黔湘桂十里八乡的群众和中外游客云集于此、欢聚一堂,共度春社。开展了吃社饭、品社酒、捞社鱼、唱河歌等活动,增进了周边群众的相互沟通,促进了和谐友谊。

  “每年节目不一样,参加的人的也不一样,邂逅的故事更不一样。”连续参加三次龙额春社节的广西三江县富禄乡石小娜表示,相约春社就是一次邂逅心情的体验。

  21日当天,龙额村1公里的长街及各个村头寨尾,人群涌潮、人山人海,整个龙额侗寨变成了人的海洋。

 第十届春社节文艺活动展演

  “祭社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当地老伯石远生介绍,开展祭祀、吃“社饭”、捞“社鱼”等民俗活动,只愿一帆风顺,来年大丰收。

  在大寨的萨坛祭祀祈福,祭“萨”、祭“公”,请“社神”。祭奠结束后,将村里统一制作社饭和红蛋,分发给全村参加赶社的新生幼儿。

  “盼着盼着,春社又到了……”被奶奶牵着走的5岁小姑娘潘茗茗领到红蛋后欢蹦乱跳的唱着。

  “发红蛋是希望小娃娃们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石远生说。

  “叽噹咁噻咀……”大寨戏台,侗族河歌神采飞扬,响彻山谷。

  “太好听了,总感觉和侗族大歌有点不一样。”广州游客陈一娜叹道,侗族大歌气势磅礴、天籁动听、侗族河歌则余音绕梁、优美动人。

  侗族河歌又称侗族河边腔,侗族称“嘎孖”,是侗族情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多在河边演唱而得名。侗族河歌主要流传于都柳江一带,尤以龙额为盛,河歌底蕴厚重,传承至为完美。

打捞鱼.png

集体打捞鱼,不亦说乎

  “我是从江庆云的,年年准备活动到龙额来表演。”与龙额一山之隔的从江县庆云镇侗族村民石梅花说,龙额和庆云是一家,每次活动两地都准备节目互相庆祝。

  鼓楼坪里,踩堂“多耶”,纯朴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具有人文结构的内涵和精神底蕴。 文化站坪子上,民族服装、侗族特色广场舞表演,富有创造力的舞美展现。

  除此,还沿着大寨鼓楼、文化站、龙额农商行、水泥桥、主街道、小学公租房、寨头春社坪进行盛装游行。游行结束后,在街头田坝,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入田里捞社鱼,大家手拿鱼篓、鱼网,你追我赶,抢争捞鱼,不亦乐乎。

  晚上,在鼓楼下、花桥上、师歌家,对唱河歌,以歌会友,让侗寨的夜晚沉浸在歌声的海洋里,沉浸在新时代侗族同胞的幸福生活里。

  “第一次来这里参加活动,特别有趣,不管到哪里,只要是侗族侗寨,都很热情,天下侗族一家亲。”湖南通道县独坡乡的大叔王光明说,黎平通道都是侗族聚居县,两地分属两省,民间交流活动甚少,今年受邀参加龙额的活动,感受颇深。

祈求风调雨顺后,春风满面的侗家妇女

等待游行的队伍

踩歌堂,集体多耶

  22日当天,进行“月也”走访,在当地姚姓氏户家集体“吃社”,让到场客人品尝不同风味的侗族美食,喝酒吃肉、其乐融融。

  “今年轮到姚家主持活动,集体到姚家吃社。每年的活动都集体去一个村搞月也。”曾任11年妇女主任的姚明英告诉记者, “月也”是当地侗族村与村、寨与寨、族姓和族姓间集体走访做客的最为隆重的社交活动,“月也”不仅展示的是河歌文化、侗族曲艺,还体现了村寨文化的和谐交流。

  据了解,“春社节”是黎平县龙额镇一带的侗族同胞为纪念“社神”木阿点龙而传承的传统风俗节日,也是当地一年之中最为盛大隆重的节日,而春社河歌艺术节从2009年至今已举办十届,每一届都以歌为媒、以茶待客,以节会友,吸引了众多民众游客观看、体验和喜爱。如今,赶社节已成为龙额镇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乡村振兴、实现脱贫致富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