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初心和使命,让我们选择“逆行”!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在盘州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毅然选择“逆行”,把挽救患者的生命作为天职。124名党员不忘初心使命, 900余名医护人员擘起医者良知,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彰显“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者本色——他们就是盘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身处六盘水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人的医院,他们是全市抗 “疫”的最前沿,本报记者对其中几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讲述他们战“疫”背后的故事,折射出在危难时刻这组群像的共同精神丰碑和价值追求——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

  他们身着白衣,美得像一道耀眼的光芒,为患者带去温暖和生的希望。

  胡长蓉,46岁,呼吸内科主任。疫情到来时,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以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带领医务工作人员,日夜鏖战在一线。年近80岁的老父母,直到看见新闻报道,才知道女儿去了哪里。

  王桂林,34岁,新生儿科护士长。疫情到来时,将年仅3岁的女儿,托付给自己的父母,挥泪相别,毅然踏上抗“疫”战场。作出这样的选择,只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要拿出党员的样子!

  刘娅,22岁,门诊护士。面对疫情,第一批在自愿倡议书上签字。“我不会退缩,我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她的心愿,是在抗“疫”胜利后,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胡长蓉:儿子给了我最大支持

  上午8时,胡长蓉身着隔离衣、防护镜,准时来到隔离病房。

  病房里,胡长蓉细心地询问病人,根据病情变化,作出判断,给出治疗方案。像这样的工作,通常会持续两到三个小时,甚至更长。(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除了查看病情,更重要的,是安抚病人的情绪。”胡长蓉说,不少病人刚来的时候,情绪上都很抗拒,只有耐心地、不断地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查看完病房,回到清洁区,隔离衣下面,已满是细细的汗水。

  胡长蓉是最早走进抗“疫”一线的那批人。“刚开始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看到新闻上疫情通报,形势越来越严峻,心里就有了预感,要上‘前线’了。”胡长蓉说,自己是党员,这种时候,就应该第一个带头。

  但是,胡长蓉还有一个最大的牵挂——在江苏科技大学读书的儿子,因为车祸受伤,正在家里养伤,不能没有妈妈陪伴啊!

  心怀忐忑,胡长蓉回到家,试探儿子口风。没想到,儿子的一番话,彻底打开了她的心结。“妈妈,你放心去吧!现在国家有难,钟南山爷爷80多岁了,都去了武汉抗‘疫’一线,你是科室主任,又是党员,这个时候,更应该投入这场战斗……”

  儿子的话,让胡长蓉既感动、又骄傲。

  让胡长蓉感到愧疚的,还有自己的老父母、弟弟,他们是通过新闻报道,才知道自己正在抗“疫”一线的。“因为害怕他们担心,没有跟他们说。”她说,父亲也是老党员,知道自己的事后,很理解,家里人也都很支持。

  王桂林:这里有家的感觉

  “妈妈,你要给其他宝宝打完针,好了再回来。”

  手机上,王桂林正在视频通话。电话的另一头,是年仅3岁的女儿。

  尚未懂事的孩子,一番稚嫩的话语,让王桂林的眼泪差点流下来。几天前,院里发出自愿到前沿的倡议,“当时,急需一名护士长。我就想,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王桂林说,自己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回到家里,王桂林把自己要上“前线”的事,给丈夫说了。没想到,丈夫也很支持她的决定。王桂林的丈夫被抽调到防控办,夫妻双双都在抗“疫”一线。为了安心抗“疫”,夫妻俩将孩子托付给了孩子的外公外婆。

  抗“疫”的日子里,酸甜苦辣尝了个遍。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从容淡定,王桂林逐步理顺工作环节,把护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跟胡长蓉一样,王桂林认为,医院“大后方”给了工作有力支持。

  “医院领导尽最大努力,尽可能地创造了条件。”王桂林说,平时的午餐,都是院领导亲自安排,送到清洁区来的,味道、营养都很好。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们,团结一致、互相关心、共同努力,把抗“疫”隔离区,营造出了家的感觉。“在这里,每个人都像亲人一样,互相鼓励、相互支撑把这场抗‘疫’战争打下去。”

  “就在今天 ,医院准备换一批人来替换我们。”王桂林说,可消息传来后,没有一个人愿意走,每个人都说,要最后一个离开。

  刘娅:这是一次人生的考验

  把病房当做家的,还有年轻的90后刘娅。

  从大年初二开始,刘娅便住在了医院。以前是病人住的房间,经过简单消毒、重新布置后,就变成了一个临时的“家”。每天忙完累完,也只有回到这里,才能享受到难得的安静,与家人视频通话,或是玩会儿手机。

  医院发出自愿倡议书时,刘娅是第一批签字的人。

  为什么?“这辈子,这样的大事既然遇到了,就不会退缩,我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刘娅说,虽然自己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学时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入党,是刘娅一直以来的心愿。

  报名上抗“疫”一线,刘娅觉得,对自己也是一次考验。

  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护士的工作,繁忙而又琐碎。穿着沉重的隔离衣,工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刘娅承受着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压力。

  “最难忘的一次吧,是我居然在工作时睡着了。”刘娅说,自己还清楚记得,那天下着小雨,天气很冷,自己送病人去做检查。等待的时候,因为太累、太困,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可即便这样,刘娅还是渐渐地习惯了这个“家”。

  这个“家”,有关心自己的前辈们,还有急需护理的病人。

  “伙食真的很好,领导们也很关心。”刘娅说,在一线人员的后面,医院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只有一个坚强的团队,才能最终战胜这一切。

  春节期间,爷爷去世的消息传来。可最终,刘娅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胡长蓉、王桂林、刘娅……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为“最美逆行”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