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三套马车”跑得快 磋播人家乐开怀

  题  记

  磋播村位于水城县花戛乡西南部,由原磋播、高坡、水井、高坎四个小村合并而成,下辖16个村民组,总人口879户3872人。

  磋播村是一个以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少且石漠化严重,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2户2003人,贫困发生率达51.7%,属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2014年至2019年已脱贫436户194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3%。

  隆冬时节的磋播村,与我们想象中深度贫困村萧索、凋敝的场景大不一样—— 在各个产业基地,村民们三五成群,或忙着摘菇,或忙着补苗,或忙着修枝,品尝产业发展的甜果,为新的一年做准备、打基础……

  产业结硕果:存款从零变成五位数

  在磋播村食用菌基地的出菇棚内,身着红色外套的尖山组村民杨云妹格外显眼。她和工友轻手快脚地捧起一只只菌棒,摘下一朵朵肉质肥厚的香菇。眼见摘下的香菇堆满一个个塑料筐,杨云妹脸上的笑意挡也挡不住:“今天要装一车香菇往外运。基地收益好,我们有钱拿,干起活来都高兴!”

  眼看年关将至,家中年货还没时间置办,可杨云妹一点儿不发愁。她悄悄告诉我们,现在她的银行卡上已经有两万余元存款,加上在基地当小组长的老伴朱明芳的那一份,家里过个丰裕年不成问题。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前,杨云妹夫妻的存款数还只是零!

  从零到五位数,杨云妹一家存款数字的跃升只是磋播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磋播村党委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结合当地地域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着力发展了三大产业——山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撂荒地”,用来种刺梨;肥力较好的“连片地”,留出来种猕猴桃;山下地势平整的“水毁地”,拿来发展食用菌。

  产业发展带动稳定增收,腰包不再干瘪瘪的村民也变得豪气了。食用菌基地负责人喻道新指着一旁笑眯眯的朱明芳说:“他家今年养了3头猪,原本猪价高,可以卖掉一两头来增加收入,但老朱手头有钱用,干脆全部宰来请寨上的人吃‘杀猪饭’。”“如今日子好过,心头高兴嘛!”朱明芳接过话茬。

  设施提质效:舒心事一桩接一桩

  在磋播村,基础设施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幸福和喜悦,丝毫不逊于产业。

  从村活动室出来,途经群义、三家寨,平坦的水泥路已是标配。尤其进入石墙至卡拉一段,5.5米宽的沥青油路跑起来很是过瘾。“目前,全村已建成‘组组通’公路13条、共76.8公里,30户以上村寨全部修通至少4.5米(宽)以上的水泥路,且家家户户的串户路和庭院也全部硬化。”磋播村党委书记徐祥峰的话里透着一丝自豪。

  盘山而上,我们来到双龙组村民陈加许的家门口。宽敞干净的院坝内,停着几辆摩托车,房屋外墙上柠檬黄底色的手绘画,为冬季增添了一抹亮色。寨子里有人家办酒席,陈加许的父亲陈开龙帮忙掌勺,接到电话得知“徐书记来了”,赶忙回家来。

  说起这两年寨子里翻天覆地的变化,51岁的陈开龙话匣子收也收不住。

  “就说水吧。以前我们寨子用水都要到山上去‘守’,因为那个天然的水源出水少,天不亮甚至半夜就要去等水蓄满、接水、背水回家;后来政府在寨子里修了些水窖蓄水给我们用,就不用三更半夜去等水、背水了。喏,我自家门口就修了一个水窖。”陈开龙指了指院坝内一个盖着圆形盖板的水窖说。但水窖没有根本解决季节性缺水的难题。直到2018年底,政府在寨子里建了一个水池用于农业生产用水,还通了自来水,“现在自来水进家,再也不愁没水用了!我儿子居然还‘嫌弃’家门口这个水窖哩,说以后扩建房子时很‘麻烦’。”

  徐祥峰告诉我们,按照“全面覆盖、保障安全”的总体要求, 2018年以来,磋播村结合实际,建成并投入使用1个山塘、1个标准化水厂和21个30立方左右的蓄水池,水质达标,全村配套安装管网75公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你还记得你家门前原来有个‘粪塘’吗?”徐祥峰问陈开龙。

  “咋个不记得!”陈开龙的表情顿时有点扭捏。原来,“粪塘”曾经是双龙组每户人家的“标配”,用于储存牲畜粪便给农作物施肥,通常清扫出来的垃圾也会顺手倒进去。这种开放式的垃圾池十分影响环境卫生,尤其下雨天,污水混着雨水、泥水四溢,“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村里实施危房改造时,不仅把陈开龙一家已经朽烂的木房子改成了砖混房,还拆除了“粪塘”,硬化了院坝。如今,陈开龙家乃至全寨的环境卫生都焕然一新,“乡场上的水鞋都卖不出去咯”。

  聊着聊着,陈加许一家准备动身去吃酒了。陈加许初中毕业后长年外出务工,现在广州的电子厂打工,每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现在出去打工方便多了吧?”我们问。“是呀,以前出门要走山路到(花戛)乡政府去坐班车,单趟都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水泥路又宽又平,骑摩托车20多分钟就到了。”

  “还有呢,电通了、水通了、路通了,信号有了,房子翻新了,寨子变干净了,娃儿读书不要钱,生病了有新农合……以前种地,又出劳力又出肥料,每年只收几千斤包谷,一年到头口袋里都没几个钱。现在家里的地流转出去种刺梨,一年有1万多块钱的流转费,还有7000多块钱的抚育费……”细数如今的变化,陈开龙一脸满足。

  “那还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嘛!”“合嘞,合嘞!这样的好日子,从前想都不敢想!”说到高兴处,陈开龙又裂开嘴“哈哈”大笑起来……

  党建舞龙头:基层组织带路奔小康

  贫穷、封闭、落后,贫困发生率最高达到51.7%,位于花戛乡“两山夹一冲”峡谷地带的磋播村,曾经是出了名的“穷”。

  怎样才能把村民带出贫困的泥沼、摘掉贫穷的标签?

  “要想摆脱贫困,必须要有产业。选择产业,至关重要。”

  2015年,村党委书记徐祥峰带领村干部试种了100亩刺梨。

  猕猴桃、食用菌等产业也由村党委委员带头先试先行,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贫困群众聚在产业中,运用“三变”模式,算好经济账、成本账、劳力账、收入账,打响脱贫攻坚战。

  2018年,磋播村党委更是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建强基层组织,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以全村老党员和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引领,全力实施“春风行动”、“夏秋攻势”、“三段式”脱贫攻坚,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着力将村党委打造成为引领产业革命的“龙头”。

  现在,磋播村的产业遍地开花。种植刺梨6018亩,覆盖农户710户3280人,其中贫困户347户1542人;种植猕猴桃1306亩,覆盖农户190户858人,其中贫困户106户456人;建设食用菌基地大棚389个,覆盖贫困户32户116人,自2019年5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鲜菇350余吨,实现产业全覆盖。

  得益于基层党组织的强力引领,磋播村的“三改三化”、易扶搬迁、饮水安全、住房保障、“组组通”建设等风生水起,今非昔比。如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由“空壳村”变成了拥有17.9万元的“小康村”。

  记者手记

  我们都是追梦人

  此次磋播之行,记者看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些笑容的背后,无疑就是幸福。

  幸福源自哪里?源自产业发展带动的稳定增收,源自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畅带来的美好生活,源自党和国家对贫困群众的各项扶贫政策,源自各级各部门、村支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的真情、真扶、真干……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扬优秀党员的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多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临别时徐祥峰的一番话,仿佛是未来日子里磋播村民收获更多幸福笑容的铿锵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