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海坪彝寨安置点:家门口守望乡愁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谌晗

《2016年海坪火把节》-姚咏 摄影(摄于玉舍海坪)13638588883.jpg

  走进海坪彝寨安置点,目所及处,希慕遮雕像、支格阿鲁广场、祭火台、太阳历、碑林错落分布,淳朴的彝族人家正唱着热情的敬酒歌,喜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我们唱的就是从小唱到大的歌曲,看到本民族的歌舞被更多人接受,别提多高兴了。”休息间隙,易扶搬迁户、野玉海歌舞团群众演员龙阿兰分外感慨。


  2016年,龙阿兰一家四口从玉舍镇五里坪村搬到海坪安置点,能歌善舞的她在经过一番培训后,进入景区从事歌舞表演。“我现在一个月1500元,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能照顾到家里。”闲暇时,龙阿兰常和当地彝家妇女们围坐在一起,纳鞋垫、绣荷包、制衣服,用以帮补家用。


  易扶搬迁,不仅要搬“人”,更得搬文化。如何引导搬迁群众把“乡愁”从老地方转移到新“故土”,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与实现同奔小康间找准平衡点?


  这一次,水城县把“易扶+民族文化”作为破题的关键一招,通过在安置区域内布局特色饮食文化、民族服饰、风俗礼仪展示等业态,将文化遗存、民族风俗、传统工艺搬出大山。


  以海坪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例,该项目从玉舍、坪寨、发耳等六个乡镇预计搬迁安置1764户7591人,在规划设计上,按彝族民俗在山谷两侧依山就势而建,根据山势划分为六大组团,象征着彝族文化六大分支(武、乍、糯、恒、布、默)。建筑风格主要采取彝族传统独有的仿土墙、茅草装饰屋面进行打造。


  “我们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仅重视生活便利性,还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据野玉海管委会工作人员黄维东介绍,在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管委会先后多次征求了省、市、县彝学会的意见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城县还精心打造了希慕遮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该馆坐落于六盘水海坪彝族文化风情园,共设有历史文化馆、生产生活馆、军事馆、文化传承馆等,展出藏经阁彝文古籍1208件,文物藏品861件。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赛装节、祭山节、火把节、彝历新年……在野玉海管委会和社区的组织下,居住于此的彝族儿女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相庆、共享文化盛宴。


  多措并举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增强的是发展内生动力。且看如今的海坪,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民族文化,正浸润世道人心,激发丰富的开发契机——“等靠要”的老百姓少了、邻里关系日趋和谐了、乡风越发文明了……


  更让人欣慰的是,水城县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创新经营模式,以“扶贫”为核心,以开发保护彝族文化为框架,以“三变”改革为路径,先行先试,让民族文化资源变成资产和股权,唤醒沉睡的民族文化资源,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坪彝寨安置点共成立民宿旅馆、农家乐等类别合作社4个,新增民宿床位300个,入股搬迁贫困户年均分红已达1218元;700余名当地群众进入景区工作,60余人迈出了自主创业的步伐,他们通过开设农家乐、农特产品销售摊、骑马体验等项目,纷纷摸到了致富“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