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六盘水 > 正文

刘维:把初心和责任镌刻在大山深处

  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谌晗

7H2A4416.JPG

  十一月,行走六枝特区月亮河乡隆茂村的乡间小路上,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竹荪基地里当地农民正在大棚内忙着采摘,老百姓在自家晒着今年新产的红米,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是他们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的真实写照。


  月亮河乡隆茂村是六枝特区九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57户674人,贫困发生率为16.34%,是名副其实的省级深度贫困村。长期以来,该村受基础设施滞后、交通地理位置以及传统农业种植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一直难以摘掉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而这一切,因为一个女孩的到来正悄然改变。


  这个女孩,就是隆茂村支书刘维。


  1988年出生的刘维,并不是隆茂村本地人,也不是六枝特区人,家住钟山区的她,在月亮河乡工作三年后,于2016年主动向组织请缨,下派基层,担任隆茂村党支部书记。


  虽是主动请缨,但是压力一分不减。“刚来的时候,这里路不通、水不通,更别谈什么产业了。”硬件的困难还只是一方面,更让刘维头疼的是,老百姓观念的落后,以及村支两委成员的长期空缺。


  “我刚来的时候村委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直到两个月后才换届选举出新的村支两委成员。”初来时的情景,纵然是如今想来,依然记忆犹新。“村里面没有办公地点,更没宿舍,我只能借住在村妇女主任李叶英家里。”


  条件的艰辛,并没有让这个80后女支书退缩,反而越挫越勇。


  老百姓不理解,那就规范办事流程、保证村务公平公正公开;老百姓不信任,那就一户一户走访,开院坝会、座谈会,讲政策、说道理,一个不落;村里面发展落后,那就自己动起来,采取召开群众会、支委会及党员大会,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通过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山门’不开,山里的土特产‘宝贝’走不出去,外面的新技术、新思想、新物件也进不来,隆茂村更别想脱贫致富。”上任伊始,刘维就把修好村里的路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


  2017年起,刘维多方跑项目、筹资金,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6条17公里的“组组通”,老百姓再也不用“晴天一身灰、下雨满脚泥”的行走。此外,在刘维的带领下,该村还实施了248万元人饮工程,全村和“望天水”历史道别。


  路通了,水通了,民心聚了,村支两委团结了,隆茂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这个80后支书颇感欣慰。但于刘维而言,万里长征不过刚刚迈出第一步,“要想让农村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做足做好功夫。”


  为此,刘维和村支两委瞄准“短、平、快”产业项目,邀请了省、市、特区农业专家精准把脉,立足优势精准选择产业。


  ——利用隆茂村土质、海拔、水质等适宜食用菌生长自然优势,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种植竹荪50亩;


  ——利用隆茂村水资源丰富,土地集中连片适宜水产养殖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由村领办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养殖小龙虾50亩;


  ——利用隆茂村土地肥沃,富含微量元素硒的优势,依托“月亮河富硒米”品牌,采用“合作社+合作社+农户”模式,与月亮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红米173亩。


  同时,还通过滚动发展模式,向贫困户发放仔猪、鸡苗,助力贫困户增收。全村产业越来越旺,贫困户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在村民秦正琳家,记者看到,打下的红米稻谷一包包摞在角落里,大个的红薯、金色的小黄姜装满堂屋,主人秦正琳晒稻谷、筛稻米,忙的不亦乐乎。


  “刘支书发动我们种的这个红米比以前种的水稻划算多了,今年我们家种了1亩多,收了将近1000斤,可以卖个3000来块钱,怎么不高兴嘛!”村民秦正琳满面春风地说。

  在二组大那备竹荪养殖基地,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幅丰收的景象,哼着布依族民歌的布依族妇女潘永秀和村民们正在清洗、烘干竹荪,熟练的动作,并没有因为记者的到来,减慢半分。


  “你家7亩地入股合作社,每年每亩地有800元收入,仅土地分红就有5600元。还有你在基地管护竹荪每天60元的务工收入,还满意吧?”刘维问潘永秀。


  “我家现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满足了,满足了。”潘永秀快言快语。


  “别人问我一个月能不能回两三次家,实际情况是,我两三个月回不了一次家。”谈到工作的忙碌,刘维选择打趣地回应,但工作的辛劳依然如故。


  所幸,刘维两年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有了回报,不仅隆茂村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入了正轨,更喜人的是,老百姓“等 靠 要”的思想正逐步转变。


  谈及未来,乐观开朗的刘维信心满满,“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今年六枝特区要‘摘帽’,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我要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还要加大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