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 > 正文

修文有座神秘的“杜家碉堡”

杜家碉堡地下工事


雄伟的杜家碉堡碉楼


  一座高耸的碉楼,地下连接溶洞,洞内到处是暗道,暗道里还有天窗、暗河,处处充满神秘。近日,都市新闻记者在贵阳市修文县久长镇金桥村境内,见识了这座神秘莫测的碉堡。


  85岁的碉堡,有观察口射击孔


  这座碉堡位于金桥村七组,当地有一个自然村寨叫大桥寨,碉堡就坐落在一座石山上,当地人称“杜家碉堡”。


  记者在当地热心村民王定飞的带领下,冒着细雨向杜家碉堡山上爬去,以前上山的小路已经被丛林覆盖,满是一人多高的茂盛荆棘、杂草、树林,向导不得不用砍刀开路。


  到碉堡处,大家看到该碉堡接近山顶,全是经过人工用铁锤钢钎精细加工后的长方体条石砌成。砌碉堡的很多石头重量都有上千斤,当年没有大型先进的机械设备,这么重的石块,当年真不知是怎么搬运上去的。


  碉楼墙体高约七八米,堡内面积约20平方米。碉堡现存门洞、观察口、射击孔等。据当地70余岁的王建林老人介绍,以前碉堡的顶部是用小青瓦盖的,但由于年代久远,青瓦早已不见踪影。


  据《久长镇志》记载,该碉堡建于民国23年(1934年),至今已有85年了。此碉堡为当地当时的官员和富人杜家、刘家、陶家等出资所建,用于安民防御土匪侵略之用,当时有100人枪防守。


  洞内机关重重  更是易守难攻


  更为神秘的是,在碉楼底部,有一条暗道通往地下。大家往洞里走约10米,发现有一个溶洞大厅,大厅周边有多个耳洞。大厅里面较宽阔,可容纳数百人,呈一高一低走势,最低矮处一人多高,最高处有约二三十米。


  大厅里有往上走的暗道,也有往下走的暗道。往上走的暗道可见蓝天白云,直通山顶。往下走的暗道,可见到地下暗河。整座碉堡地面地下防御系统十分完备,一半天生,一半人为,堪称一绝。


  整座碉堡易守难攻,易防易撤,退路众多,是一处很好的防敌入侵之地。洞内现存人类居住的很多痕迹,有人工加工过的多处工事,还有经过若干年才能形成的千奇百怪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景观。此外,洞内还发现锈蚀斑斑的弯刀等物。


  据《久长镇志》记载,金桥村小寨对门坡东麓山腰上,建有一碉,碉系每块重达千余斤石条砌成。外墙长9米、宽6.5米、高8米,墙厚1.25米,粘土烧制的小青瓦盖顶。碉内置3层,底层东北面设一门,每层四面设有射击孔8个。碉内有一通向山腹的洞,洞口高1.8米,宽1.5米。


  据介绍,石碉一旦防守不住,防御人员可以进入洞内,然后抽掉过洞木板,追击者一时难以逾越。即使越过去了,还有洞门阻拦,就是冲破了洞门,洞内人也可往上洞等处出口出逃,因此此碉此洞可以说是最佳防御工事了。


  据了解,碉堡周围有多个射击孔对准碉外,碉堡墙体又厚又牢固,真是易守难攻。而洞内也是机关重重,进碉堡和进洞的门都是用上好的硬木做成,厚达两三块砖,门背后还有几根硬木枋紧扣着,还可用大石头抵着门。因此,土匪很难攻打进去。再则,即使围攻者采用投毒、烟熏等手段,毒、烟进入洞内也影响不大,因为洞内宽敞空间大,且有多处通风口。


  据当地多位村民介绍,这一带方圆几公里内还有多个溶洞,地下很多地方是空的,曾有人下洞里去考察过。当地村民呼吁,应加强对杜家碉堡及相连的地下溶洞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