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扶贫路上的你,真美!

  钱明珠(前排右)走访群众


  一双泥腿,走在山村道路上铿锵有力。山上跋涉的步伐是钱明珠在扶贫一线坚守的足音,她用青春的血性活成新时代的“拼命三娘”。


  一本笔记,写着贫困群众的每一个愿望。发现困难,解决困难,钱明珠在群众脱贫的路上为他们圆梦。一本一本垒起厚度,一笔一画写出温度。


  一张笑脸,温暖扶贫对象的两度春秋。爱笑的钱明珠用笑脸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她把群众当亲人,群众管她叫“最美驻村人”。


  2018年1月,七星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钱明珠成为全区扶贫大军中的一员,来到鸭池镇下坝社区,成为了这里的驻村干部。攀穷亲、结穷友,驻村2年来,钱明珠走进帮扶村寨的家家户户,干实事、解难题。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驻村干部,不嫌我们家里脏,不嫌我们农村累,把我们当做家人。”老百姓说,“我们希望她永远不要走。”


  脸上时时挂着笑容,心里刻刻装着群众,脚步永远走在解决群众困难的路上,这是钱明珠的扶贫形象。扶贫路上,她付出了辛苦,收获了认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深情的挽留。钱明珠进村入户,总和群众有说不完的话。


  扶贫路上展现情怀担当,把钱明珠为群众办成的一件件大事小事串起来,串出的是群众的幸福生活。


  扶贫是什么?扶贫是打通转山组最后的通组路。


  距离下坝社区3公里的转山组是钱明珠包保的村民组,也是距离社区服务阵地最远的村民组。以前,钱明珠每次来寨子里走访都要带着满鞋子的泥土回去。


  “路也不长,只有400多米,两条通组路没硬化,一条是因为钱不够,一条是因为土地协调不过来。”基础设施的短板摆在钱明珠面前,她不能拖脱贫攻坚的后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扶贫在于敢啃硬骨头。钱不够,钱明珠就一次次往当地的有钱人家跑,希望他们捐钱;要占土地,钱明珠就挨家挨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去年3月,转山组补齐了路的短板。


  “现在路好了,又平又直又干净,走起来舒服多了。”70多岁的罗永忠走上了属于他们的幸福路,不停对帮扶干部竖起大拇指。


  扶贫是什么?扶贫是帮罗德福家修好圈舍。


  如今73岁的罗德福很晚才结婚生子,唯一的儿子罗东刚满16周岁。都说老来得子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不幸的是,罗东智力不及常人。


  “孩子以后的生活怎么办?”罗德福打算在有生之年为孩子谋好出路——修圈舍养猪养牛,为孩子换来最基本的经济收入。


  但是,就是修圈舍这个小小的愿望,罗德福也盼了好多年。


  钱明珠得知罗德福的期盼后留下一句话:“老人家,你的愿望我会尽最大努力为你实现。”


  答应群众的事一定要做到。钱明珠联系爱心企业,为罗德福协调到5000元的钢筋和6吨水泥。就在上个月,罗德福已经把修建圈舍的所有材料准备齐全。现在,30平方米的圈舍已动工修建。


  “圈修好了我就什么也不担心了。”罗德福说。


  扶贫是什么?扶贫是常到低保户石朝碧家坐一坐。


  62岁的石朝碧如今只身一人住在一间5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时常感到孤独,时常感到伤心。


  有丈夫,有三个女儿,石朝碧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不幸的是,10多年前丈夫生病去世了,好不容易把3个女儿抚养长大嫁出去,可去年腊月,年仅33岁的二女儿也患肝癌走了。


  “有时候晚上睡2个小时就睡不着了,会想我那可怜的女儿。”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不幸接踵而来,石朝碧总想身边有人陪伴。


  钱明珠来到石朝碧家,既陪她聊天,又帮她添置家具、打扫卫生,让她的家里焕然一新。石朝碧在钱明珠那儿得到了女儿般的关爱。


  “每次见到我她都要哭一场,拉着我的手叫我不要走。”钱明珠很规律地一周去看望石朝碧一次。但有一次因为太忙,她半个月才去,石朝碧还以为她再也不去了,一见面就流起泪来。


  石朝碧的情况钱明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不光每周去石朝碧家里坐一坐,还自己掏钱为老人买了电视机,让老人在睡不着时有个伴儿。去年过年,她为石朝碧送去10多斤猪肉,让老人家的年味浓了很多。


  扶贫是什么?扶贫是让罗忠信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好房子。


  钱明珠来到转山组帮扶以前,50多岁的罗忠信还孤身一人住在漏风漏雨的老房子里。石墙土瓦,房屋十分破旧,仅从房屋表面就看得出是有几十个年头的。


  罗忠信因为患有智力障碍的病症,早些年一直由他的父亲照管着。如今他的父亲老了,罗忠信连吃饭都要靠他的兄弟,靠他自己修房子更无从谈起。


  “下坝社区是七星关区城乡结合部一级规划区,现在连危房改造的指标也没有。”钱明珠利用政府的租赁补贴资金,从罗忠信的邻居家为他租了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房屋两间,罗忠信和他的父亲一起住,再也不用被雨打风吹。


  不仅如此,钱明珠还帮助罗忠信吃上“脱贫饭”。在她的鼓励下,罗忠信现在成了社区的护洁员,每个月多了500元收入。


  扶贫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为贫困群众修好一条路、安一个家、提供一个岗位是扶贫;扶贫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下一次田间地头、交一次医疗保险、代购一些生活用品也是一种扶贫。


  扶贫,还是钱明珠为下坝社区申请到20个护林员指标。


  眼下,正是申报护林员指标的时候,如果不去申请,按照林业局分下来的指标,全鸭池镇只有5个。为了多让一人就业,多一份收入,钱明珠第一时间去区林业局申请,硬生生被她多申请来15个。


  扶贫,还是钱明珠为鸭池镇争取来近百万元帮扶资金。


  从帮扶单位协调45万元资金用于鸭池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协调天一绿洁公司捐出价值20万元的垃圾箱和5万元家庭清洁物资;组织同事自愿捐出8万元和“4321”帮扶干部捐出4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所缺物资……


  扶贫,还是钱明珠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担当。


  钱明珠不光是一名驻村帮扶干部,还是驻村帮扶队队长。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队员的大小事情她都要管。这一点,队员杨发科感受最深。


  一开始,杨发科不懂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常常和村里的干部、甚至老百姓发生争吵。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钱明珠陪着他走村入户,引导他怎么和干部、群众打交道,还手把手教他写工作日志。


  在钱明珠的引导下,杨发科迅速成长起来,如今对村里的工作已是得心应手。他把钱明珠称为“我最亲爱的姐姐”。


  为了扶贫,钱明珠把自己的工资垫出来,帮助贫困户交合作医疗费。不够,还向他人借了3000元。


  为了扶贫,钱明珠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做社区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不想读书的孩子重回课堂。


  为了扶贫,钱明珠把贫困群众当作家里人,添衣加被买柜子,扫地做饭干农活。


  ……


  别看现在的钱明珠干得风生水起,可初来乍到时她心里也没底:“说实话,刚开始是不想来的,就怕干不好,对不起群众。”


  “我能行。”一向爱笑的钱明珠给自己打气。2年来,她也用行动证明了她能行。


  一路走来,扶贫路上充满挑战和激情,快乐与成就,但也有悲伤和遗憾,离别与不舍。当初一起从局里来驻村的38名并肩作战的同事,如今只剩36名了,有2名因突发心梗,连一声道别也没有就永远离开了。每每谈起此事,钱明珠的笑容就会腿去,眼眶就会湿润起来。


  但是,逝者已往,生者不息。钱明珠很快从悲伤中回过神来。


  如今,到了脱贫攻坚交成绩单的时刻。“我们帮扶的群众,脱贫绝对没问题。”钱明珠的话掷地有声、自信满满。这句话,也在她心里憋了足足2年。


  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念你;行为兑现诺言,群众服你。钱明珠说:“别说他们不想我走,我自己也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