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吴开才:小舞台上演绎精彩人生

  对于有才华的人,舞台再怎么简陋,他都能演绎出非凡的作品。野角乡邓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吴开才就是这样一位能人,在邓家湾村这个舞台上,他干出了不凡的业绩。


  “2009年,乡政府工作人员让我回到邓家湾村工作。”吴开才回忆说,当时他并不愿意,毕竟他在外面的煤炭生意做得还算不错,而那时候的邓家湾,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水,且信息闭塞的偏僻山村。


  野角乡政府知道吴开才的能耐,于是多次劝说他回来带动村里的乡亲共同发展,乡政府“三顾茅庐”般的诚意,在吴开才心里激起了涟漪,他毅然决定到邓家湾就任,这一干就是十一年。


  到村子后,吴开才并没有一股脑扑在村里的工作上,而是为自己建起一个砖厂。吴开才解释说:“开砖厂,能够让我获得稳定的收入,撑起一家人的开支,家里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安得下心为村民做事。”


  这也是吴开才选择村干部的准则——任用干部,不仅要考察对方肯不肯干活,还要考察对方有没有稳定收入,靠着这样的标准,吴开才逐渐聚集了一批能做事、肯做事、安心干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


  挖掘人才的同时,吴开才还琢磨如何增强人才与人才之间的凝聚力。于是,他想到了中午自掏腰包,请村干部吃饭的方法。在吃饭时,村干部之间既交流工作,又增进感情,并且,吃完饭后,他们稍作休息,就可以接着干工作,工作效率比起回家吃饭时大大提高了。一段时间后,村干部们索性各自拿出一部分资金办起了食堂。食堂开起来后,更多的干部选择中午不回家,在一起吃饭、聊天,干部与干部之间的心连得越来越紧。


  邓家湾村最大的“顽疾”是交通——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里的泥巴土路,压根满足不了村民的出行需求,更不要说承载起村民增收致富的梦想。“要致富,先修路”,吴开才身先士卒,带着村民啃起了“通路”这块硬骨头。


  考虑到熟人修路,村民碍于情面,可能不会指出工程质量问题,因而吴开才和大家商议后,决定聘用外地的施工队来负责修路,并嘱托村民们紧紧盯死整个修路过程,确保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


  修路的资金跟不上,吴开才便出面向砂厂借来修路所需的材料,垫付一部分费用,并四处协调资金,确保工程能持续推进。


  一些村民不愿土地被修路占用,吴开才便挨家挨户向他们讲明修路的意义,争取村民无偿让出路基占用的土地。


  ……


  垫付20万余元费用,应对上百次矛盾,协调500万元资金,新修通村路6公里、通组路13.6公里。吴开才的辛苦没有白费。如今,村子里的路已经连通了家家户户,那些生病不能及时送往医院,赶集要花一天时间,孩子拌着稀泥去学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村民们在佩服吴开才拥有敢想敢做的魄力时,干事创业的热情,也被他激发出来——他们决定和吴开才一起,发展天麻种植产业,打破贫困的枷锁。


  早在2016年,吴开才和几个村民就注意到天麻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随后,他们成立了野角乡家发野生天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书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四处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浩浩荡荡“进军”天麻产业。全村绝大多数贫困户一齐上阵,按120元一天的工资,在村里的天麻种植基地,育种,授粉,播种,管理,干得风风火火。今年,他们收获了一万斤天麻,这些天麻将被当做种子,计划在下一年成规模地播种,这预计将会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


  大部分村民找到了路子,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进一步确保脱贫路上不掉队,吴开才还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存在特殊情况的村民身上。


  村民陈少林一家,被疾病缠绕,内生动力不足。为此,吴开才为他家垫付5万多元资金,让他顺利实施危房改造,并给他免费发放了生活用品。


  村民穆荣举虽不是贫困户,但居住条件拮据,吴开才就出钱给他打路,为他换上新的门窗,给他购置家具……吴开才带去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穆荣举感动不已,他说:“对于吴支书,我找不着什么可挑剔的。”趁着对方高兴,吴开才劝勉穆荣举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此外,吴开才还私人协调了许多生活用品,准备按照村民的需要进行发放。


  经过多番努力及其有针对性帮扶措施的施行,邓家湾村原有的99户469人的贫困人口中,目前只剩13户23人未达到脱贫指标。


  下一步,吴开才将带领全村村民,以村集体的名义开办砖厂,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如今的邓家湾村,山清水秀,产业发展,蜕变成一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有理由相信,其他在外打拼的游子,将被这个崭新的舞台吸引,并回到家乡,演绎出更多更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