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吴端:“身入”基层 情牵百姓

  “土地荒凉贫瘠,山路狭窄曲折,整个村子不仅基础条件差,经济还很落后。”当时刚到青场镇大山村里的情形吴端至今记忆犹新。


  2018年,吴端从七星关区残联来到了大山村,开启驻村工作。初到村里,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要从哪里开始着手?吴端陷入了深思。初来乍到,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的吴端特别注意加强与村两委班子的沟通,向他们请教工作方法。通过分析,吴端深知,要开展好驻村工作,必须深刻全面地掌握脱贫攻坚各项政策。


  50多岁的他,积极学习电脑录入、系列报表填写、镇级工作清单、脱贫攻坚政策等,反复琢磨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经常忙到凌晨乃至通宵,只为早日深刻全面地掌握政策、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很快他就找准了定位,踏踏实实的开展起各项工作。


  为尽快投入工作,吴端沉心静气、扑下身子、挽起袖子,通过入户交流详细了解村民的收入情况和生活状况。


  青场镇原名吴家屯,村民大多都是吴姓。吴端走访时只要遇到同姓,经常老辈、老哥、小伙地叫着,增进了大家的亲切感,很快他的脚步遍布了田间地头。通过一段时间调研走访,他把全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民情民意等摸得一清二楚,对村里的情况和村里人的诉求心里也有了底,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背起行囊正式驻村的那一天起,大山村就成为吴端奋战的前线。由于吴端总是忙于村里的大事小事,把自己家里的事情都抛入脑后。


  “我一定去接你放学”、“我一定会去学校看看你生活的地方”……已记不清多少次对自己上高三的儿子作出承诺,却又一次次食言,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驻村工作而腾不出时间看望生病住院的妻子。


  “一边肩负组织重托和全村村民的厚望,一边是家中的妻儿老小需要照顾,舍小家、顾大家,我只能选择这样。”吴端如是说。


  雪天担心贫困户受冻,雨天贫困户能否安枕,吴端把这一切都惦记在心中。


  贫困户黄佑华是吴端走访的“常客”。黄佑华是弱视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他的妻子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低保勉强维持。4口人至今还住在六、七十年代的石房子里,房屋年久失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吴端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叫上驻村工作队友来到了黄佑华家中。在看到房子开裂漏雨的程度严重后,他立即联系村干部按程序给黄佑华家申报危房改造项目,争取让他家早点住上新房。


  但由于地基施工存在困难,平整地基就用去大量时间,加上施工的半个月间雨水较多,不仅影响施工,还随时可能造成水毁。吴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要到黄佑华家走访查看危房建设情况。直到黄佑华一家住上了干净明亮的新房,吴端那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再小的事,村民找到他,只要出得上力、说得上话的,吴端都毫无怨言主动帮村民办。


  就这样一件件小事,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而吴端也成了村民眼中的自家人。


  产业发展一直是吴端心中的大难题。他深知,没有好产业,就难拔穷根。想脱贫稳得住、致富有门路,一定要搞好产业发展。


  大山村农业发展规模小、环境差。为了改“输血”为“造血”,吴端把产业发展和惠农政策向群众们宣传,召集群众会讨论,以退耕还林、脱贫攻坚项目等为契机,确定了适合村里发展的特色种养殖产业,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如今村里种植了核桃、板栗、蜜糖李等2992亩、白茶300余亩、蔬菜300余亩(马铃薯、大蒜、葱等),养殖蜜蜂、生猪、牛等。用产业奖补资金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用入股协议把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以此来达到稳定增收的目标。


  2018年6月22日,结束了一天的驻村工作,吴端驱车回单位交驻村工作日志。途经镇毕高速公路大寨遂道时,由于遂道内光线昏暗,离隧道口大约两公里处的积水面过宽、过深,车辆方向失控,发生了车祸,同行人均不同程度受伤,吴端也留下了脑部疼痛的后遗症。可是这次事故并没有褪去他驻村工作的热心。他常说:“不遗余力驻村才能情牵百姓”。


  驻村快两年时间以来,吴端总是沉在村里。先后组织修通了通组路3.46公里、串户路1.83公里,安装路灯185盏、修建垃圾池4个,组织修建蓄水池8个,安装水管8公里。


  同时吴端发挥区残联扶贫优势,积极帮助残疾人办理证件,为他们宣传残疾人相关政策,先后给3户残疾人修建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才能担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吴端说。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吴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牢记宗旨,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踏踏实实地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用真心、热心、耐心谱写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