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熊家明:以刀为笔写人生

  熊家明的木雕作品

  熊家明正在工作

  有一种“绘画”,以木为纸,以刀为笔,“绘”出来的“画”栩栩如生,人们称这种民间工艺为木雕。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就有这样一位从事木雕工艺24年的手艺人——熊家明。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熊家明的工作室,眼前,一位身着黑色卫衣的中年男子正在整理凌乱摆放的树根、树墩,见有人来访,男子才放下手里的活。原来,他正是普底乡远近闻名的木雕手艺人熊家明。提及与雕刻结缘,熊家明饶有兴致地打开了话匣子。


  1995年,生长在普底乡大山深处的熊家明还不知道什么叫雕刻,他只是想,“人不能一直待在大山里,有机会就要去山外闯一闯。”于是,他便与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去了上海。


  在上海,熊家明第一次接触雕刻便被这门手工艺深深吸引。然而,雕刻师傅和他交流后认为,他没有雕刻基础,文化底子薄,“学不成气候”。


  “别人能学会的,我也一定能学会。”初到上海的熊家明却不想轻易放弃,或许是好胜心,又或许是想着自己几经周折才来到上海,熊家明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克服了水土不服、开支紧张等难题,坚持学习雕刻这门手工艺。


  雕刻技艺越来越好后,熊家明又辗转多地拜师,继续学习雕刻。他先后学习了东阳木雕、核雕等,渐渐地,他从一名学徒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师傅。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父母慢慢变老,孩子渐渐长大,熊家明觉得,在外面没有归属感,于是,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寻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2017年,熊家明夫妻俩决定在老家普底乡创办百里杜鹃惠民实木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他的创业之路。


  从陌生到熟悉,从学徒到师傅,24年的木雕从业经历,并没有让熊家明因此骄傲自满。他说:“我永远是一名学徒,雕刻这门手工艺博大精深,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够在技艺上进步,我计划每年都去外面学习一段时间。”


  据了解,中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秦汉时期,可以分为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等。


  同样,对于前来求学的学徒,熊家明也从不藏私,只要别人来跟他学习,他都会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他说,这是对他手艺的一种认可,也是对雕刻文化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