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当下的毕节:活力无限、昂扬向上、充满希望

  初冬的乌蒙大地云蒸霞蔚,在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干劲不松、力度不减,向着最后的决战决胜奋力冲刺。




  深圳市与毕节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毕节绿色农产品进京客商在推介活动现场选购农产品




  黔希煤化工项目


  11月份,毕节大事喜事不断:深圳市与毕节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强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合作;毕节绿色农产品进京,与北京有关企业签订50余份采购协议,采购金额达3.9亿元;总投资25亿余元的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黔希煤化工项目投产一年多来累计生产乙二醇30多万吨……这些喜人成绩,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拔穷根、摘穷帽的生动画卷;也是全市人民弃旧图新,迎接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恒大集团援建的大方县职业技术学院


  市委二届五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锐出战、务求精准,深入推进思想、战术、产业、质量、作风“五场革命”,在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征程中,奋力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产业革命“遍地开花”

  比较效益有目共睹


  “种皂角树虽然前3年看不到效益,但第3年至第5年亩产刺6至10公斤,每年亩产值为600至1000元。丰产期亩产刺100公斤以上,亩产值5000元以上,同时亩产皂荚1100公斤,可加工皂角米110公斤,亩产值8800元以上,算下来还是比种苞谷划算。”站在地头,61岁的织金县猫场镇村民沈堂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查看皂角精解冻情况


  去年以来,织金全县种植皂角30余万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打造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皂角产业链,让皂角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和农技水平的制约,毕节广大农村以种植传统低效农作物为主,“种一坡来收一箩”是常态,经济效益更是微乎其微。


  要想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让他们真正从土里刨出“金蛋蛋”。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实际,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毕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五次全会专门作了安排部署,一场调结构、优产业、促增收的农村产业革命在毕节山山水水间铺展开来。






  威宁“三白”出口


  经过“春季攻势”和“夏秋决战”,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百里杜鹃百纳乡龙坪村卷心菜进入越南市场,威宁“三白”经云南河口转运到东南亚,纳雍茶叶顺利发往菲律宾……丰收和外销,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今冬明春,全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幅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发展高效替代作物的总体思路,在巩固已调减的365.5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2020年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




  威货出山


  此外,全市根据脱贫攻坚工作实际,聚焦白菜、白萝卜、莲花白优势单品,发展种植60万亩冷凉蔬菜,以“短平快”项目达到“吹糠见米”的效果,逐渐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调减低效农作物,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此举不仅使许多“空壳村”壮大了集体经济,还使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为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稳固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中午时分,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车水马龙,甚是热闹。活动广场上,一些居民和着音乐拍子翩跹起舞;民族工艺品加工作坊里,女同胞飞针走线,一会儿工夫一个绣包就现雏形。




  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


  “没花一分钱,带着衣服、被褥,就住进了新楼房。”说起今天的日子,52岁的王超洋连连表示“没想到”。此前,王超洋住在离七星关城区50公里之外的田坝乡边远山村,村里不通公路,信息闭塞,“务农缺地,打工无门,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


  去年7月份,王超洋和寨子里的乡亲们一起搬进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病上学都方便,干部还给我们培训,帮我们找工作,不少人在城里有了稳定收入,我们都有信心把日子过好。”


  王超洋生活发生的变化是众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动写照。




  贫困户在恒大集团引进的上下游企业务工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全市已累计有20余万人搬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穷窝”,住进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房,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地方,全市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实施包括“组组通”“两硬化”在内的工程建设,为群众打通“致富路”,扮靓农家院。此外,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进行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发村保洁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维护村庄干净整洁……一项项措施和工程的落地,让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类似恒大九村这样的新农村,恒大集团在毕节市援建了50个

  随着全市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提升,曾经的阡陌交通成了幸福的康庄大道,闭塞的村庄成了游人争相前往的“世外桃源”。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效带动了全市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项目。

  

  工业经济强势崛起

  改革发展释放活力


  时下,在金海湖新区产业园区(毕节经济开发区)内,入驻园区的100多家企业正紧张有序投入生产,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来回穿梭,各种原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入园区,一车车产品从园区运出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成了园区的代名词。



  金海湖工业园区

  贵州东冶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制造钢骨装配式建筑建材,切割钢板、焊接、制模、填充、成型……每一个环节都近乎全自动,流程清晰、作业规范、优质高效,不一会儿,用于建筑、路桥等的新型建材就呈现眼前。


  如今,全市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新医药大健康、新型建材、特色食品等产业集聚的格局。产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领跑者”和“大平台”,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产业集聚的主阵地、产城融合的“助推器”、对外开放的载体和解决就业的“容纳器”。



  金海湖工业园区

  企业要落地,招商引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毕节通过“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毕节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中国投资成本最低十佳城市”“中国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和“中国安居宜居价值城市”等荣誉称号。


  同时,毕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山区特色城镇化,煤电化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工业实现了从“煤电唱戏”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三农’独舞”到“四化同步”的转变。


  工业的发展,是推动毕节跨越腾飞的重要引擎,为“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恒大集团援建威宁自治县果化村蔬菜基地



  长势良好的蔬菜基地

  连片的产业园区,生产有条不紊;广阔的田间地头,农民笑逐颜开;飞机腾空而起,汽车越岭翻山;乡村秀美如画,城市绽放新颜;干部精神振奋,群众跃马扬鞭……当下

的毕节是活力无限的毕节,是昂扬向上的毕节,是充满希望的毕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宏伟蓝图,巨擘绘成,毕节试验区正在建设新时代全面小康美丽毕节新征程的实践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