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织金:“七个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织金县围绕总目标、紧扣总要求,深入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七个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村产业革命成效来检验主题教育开展成果。


  抓关键少数。把领导示范样板建设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该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抓点示范,每人在联系指导乡镇(街道)创建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样板,在全县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形成以点带面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办皂角、蔬菜、竹荪、茶叶、经果林等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样板160余个,示范样板面积约20万亩。


  抓长短结合。在保障产业长足发展、长远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套种等短平快产业,切实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截至目前共种植皂角32.07万亩,经果林13.16万亩,发展林下套种辣椒3.5万亩、黄豆3万亩、大豆0.5万亩、魔芋1.5万亩、蔬菜2.5万亩、中药材0.3万亩、马铃薯7万亩。


  抓组织方式。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广“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确保合作社覆盖全部贫困户。目前,全县已引进培育企业101家,其中扶贫龙头企业51家、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3000余个;全县共有486家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公司)+支部+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社+支部+农户”“龙头企业+支部+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让贫困户以耕地、林地及扶贫专项资金、“特惠贷”等入股分红和就近劳务获得稳定收入等方式,共计与全县2.35万户8.69万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抓技术保障。强化技术培训,紧盯观念转变,培训干部群众16.03万人次;启动“织梦”农村产业革命人才培训计划,2019年计划培训500人,现已培训141人;组建南瓜种植培训团队100余人,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用,采取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开展动员培训500余场,向农户讲清楚利益、政策、技术和保障,列出账目清单,帮助群众算好种植增收账,打开群众思想“阀门”,提高群众种植南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从“要我种植”到“我要种植”转变,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依托专家服务,邀请省市县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块开展讲习和指导3.22万人次,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1名技术员常驻指导,做到因村因户细化产业发展方案。


  抓产销对接。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借助“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优势,推进农商互联集配中心、农产品批零市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电商服务,完善支撑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坚持“以销定产”增信心,推行“农校”“农超”“农企”等合作模式,与勐海、乌蒙利民等企业签订供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销对接,为经营主体和农户吃下“定心丸”。坚持“借船出海”拓销路,利用全国工商联帮扶优势和东西部协作平台,在北京、杭州、广州等10余个大中城市开拓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动“织货出山”。坚持“产品推介”打市场。2019年9月在贵阳举行的农交会上,该县组织5家企业参与,共取得销售额128834元,达成意向订单47家的成绩,为全县农产品销售起到了引领作用。


  抓利益联结。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推动利益联结全覆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互惠共赢。目前,共有500余家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与2.4万户8.7万人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让贫困户以耕地、林地、“恒大援建项目收益权”、“特惠贷”等资源入股分红和就近劳务获得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民生产订单34万吨、务工收入12000万元、土地流转收入5200万元、入股分红2800万元,激发带动了一批农民主动参与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力度,加快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乡级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组建进度,引导村级合作经营组织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抓督查问效。组织督查组对全县4个战区33个乡镇(街道)的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等方式进行督查,采用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形式,督促乡镇的产业调整工作进度。2019年共开展督查8次,每轮督查,督察组就乡镇存在问题,当场给乡镇下发整改提示单,现场督促整改,每轮督查结束后,由政府对督查后三名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