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用石磨磨出新生活

  • 作者:李云侠 文旭 周璐 叶启伟
  • 编辑:胡岚
  • 来源:毕节日报
  • 发布时间:2019-11-08 17:41:11

  从威宁自治县玉龙镇田坝村的危岩下搬到威宁县城,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邦国一家过上了以前不敢想的生活,陈邦国却说:“脱贫只是起点。”


  2018年10月搬到县城,2019年3月建起“陈记石磨豆腐坊”,用努力的双手,叩开幸福生活的大门。


  说起老家的生活,陈邦国的妻子李世会感慨:“那时候是真的穷,一个人挣钱9个人用。”


  这个贫寒之家,在2016年顶梁柱陈邦国遭逢股骨头坏死,做完手术后,债台高筑,一家人的生活跌入谷底。


  陈邦国家房屋背后的山崖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经政府核准后,将他家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全家9口人,在威宁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小康馨区和阳光新城A区分别分到了一套房,总面积180平方,去年10月搬迁入住。


  陈邦国说:“我家是村里第一户同意搬迁的人家。老家环境不好,机遇少,孙子上学也很困难。县城则不同,人多、机会更多,就算为了后代考虑,也还是搬到城里面更好。”


  然而,在窗明几净的新居内,陈邦国一家还来不及兴奋,9口人的吃饭问题变得似乎比在老家更为棘手,“毕竟这是连吃棵葱都要出钱的城里”。


  幸福从来要靠奋斗。


  陈邦国的大女儿陈静和大儿媳在五里岗街道人员的介绍下,进入了离家不远的戴利服装厂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每月下来有1800元的工资收入。


  大儿子则看准了威宁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贷款买了一辆货车跑物流,一个月下来能挣到五六千块钱。


  虽然勉强够维持生活,但因家里背负着数10万债务,这些收入显然有些杯水车薪。


  陈邦国一面在老家的土地上管护着10余亩青花椒,一面思考着带领全家在城里“站稳脚跟,还清债务”的门路。


  没曾想,餐桌上的一盘豆腐给了他灵感。


  “我母亲原来在老家就带着我们磨过豆腐卖,现在城里的豆腐吃起来口感远不如那种传统做法做出来的好吃,我就想,做点原汁原味的豆腐来卖,肯定受欢迎。”


  陈邦国和家人一商量,得到了一致认同。说干就干,陈邦国迅速着手准备开豆腐坊,找厂房、买设备、找原料、工商局注册......


  一阵奔忙后,今年3月,陈邦国家的“陈记石磨豆腐坊”顺利地开起来了。


  为了找到合适的石磨,陈邦国四处打探,还在网络上广泛搜寻,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最终,陈邦国结合网络图片启发的灵感,在湖南一家工厂定制了一盘机动石磨,石磨坊终于有了“镇坊之宝”。


  石磨磨面,石膏点豆腐,柴火熬浆......陈邦国家的豆腐完全按照威宁传统的豆腐做法进行。豆腐做成后,陈邦国买了两辆三轮车拉着豆腐和豆花在各个安置小区和附近的居民区叫卖。


  有好口感、好品质的保证,慢慢地,陈邦国家的豆腐引来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生意好起来后,大女儿和儿媳索性辞了工作回家帮忙做起了豆腐。


  陈邦国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平均一天要卖四五百斤豆腐,能赚一千多块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邦国一家总算叩响了自家的“致富门”。


  随着销路逐步扩大,也倒逼着陈邦国一家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陈邦国不断地试炼,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食客的反馈,不断改进生产车间的设施、环境和大豆的选择。


  市场就是试金石,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还是要靠品质说话。“这种传统做法做下来,市场反应很好。我会一直都用石磨磨面,用石膏点豆腐,让大家吃得开心,更吃得安心。”陈邦国说。


  豆腐还原老味道,生活迎来新曙光。生活变好后,对未来,陈邦国一家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陈邦国来说,将豆腐产业做成规模,做出更大成效,这是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以后豆腐市场稳定了,我还想再扩大规模,发展卤豆腐、血豆腐这些豆腐衍生产业,争取把日子过得更好。”


  同样,在威宁广袤的土地上,有更多像陈邦国一家的贫困户,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干部帮扶下,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辛勤劳动,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