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安顺 > 正文

普定猫洞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群众幸福感

  通村、通组公路串联起了村村寨寨,串户路、机耕道连接起了家家户户。自来水方便了农户的生活,宽带沟通了群众与外面的世界,太阳能路灯下映照出百姓笑脸……这是如今普定县猫洞乡的面貌。


  然而几年前的猫洞乡却是另一番光景。


  羊肠小路崎岖狭窄、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遇上雨天便泥泞不堪,村民出行非常不便,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这是猫洞乡团结村在2014年被纳入深度贫困村时的真实模样。


  2014年的团结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02户1029人,贫困发生率为35.04%,17个村民组七零八落分布,一条条泥泞小路成了团结村交通脉络中的主力。


  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而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团结村,在整个猫洞乡都是普遍存在。“从前到乡上办事要靠走,吃水要靠背,坡陡草深,太阳天灰大,下雨天路滑,喝点小酒晚归就黑灯瞎火,摸爬滚打,干活不方便,看病也不方便。”吉祥村村民杨祥珍无奈地告诉记者。


  如何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


  5年来,通过脱贫攻坚战役的深入推进,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猫洞乡党委政府研究政策,抓住机遇,遍走乡里交通困难的村寨,深入村民组听意见、听呼声,积极争取资金倾斜,合理安排轻重缓急,紧盯施工质量,稳步推进各个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崎岖大山间修通一条条道路到底有多难?在记者的实际走访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个个交通警示标志。在团结村一段不足3公里的道路上,大约每隔50米,就竖立着一个甚至两个交通警示标志:连续弯路标志、下陡坡标志等。


  如今,水泥沟渠建设完成,水泥路网全面铺开,太阳能路灯在村主干道上扎根……


  “现在没有断头路,顺着公路就能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村里建新房,再也不用担心水泥、砖头无法运进来,不仅通村、通组公路硬化,连串户路、庭院、机耕道都硬化了,交通方便了,以前两个小时的路现在半个小时就到。”这是当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呼声,也是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褒奖。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团结村基本实现了村民组水泥道路全覆盖,上百盏路灯分布在村内主干道沿线,自来水实现户户通,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而这样的改变在猫洞乡的各个角落都在实实在在发生着。近年来,猫洞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7049.76万元,实现30户以上“组组通”全覆盖,建设里程58.78公里;投资1283.9164万元,实施连户路硬化246907平方米;投资504.09万元,实施庭院硬化112020平方米;投资812.78万元,建设机耕道26.72公里。这些项目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出行难问题。


  如今,一条条新建成的水泥路就像新型的“输血管道”一样,把知识、技术、观念带进了猫洞乡的每一个村寨。同时,也把村民的劳动成果向外输出,无论养牛养羊还是种植农作物,大家都劳有所得,幸福感、成就感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