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安顺 > 正文

紫云:“三提升两壮大”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冲刺时期,紫云自治县抓住抢秋收赶秋耕秋种好时机,以“三提升两壮大”为突破口, 聚力脱贫攻坚“夏秋决战”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依托坝区优势 壮大蔬菜产业


  时下,正是抢抓秋收赶秋种的好时节。紫云自治县火花镇江纳、龙头等村一带,村民们一边忙着收稻谷,一边整理田块,准备翻耕秋种。


  “火花镇加大调优产业结构力度,把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江纳、禾弘、龙头等村的良田,调整出来种植蔬菜。”火花镇镇长吴江涛说,村民们正趁着近日的好天气抓秋收备秋种。


  今秋,紫云自治县将依托火花镇禾弘村、江纳村、龙头村连片的500亩以上坝区,以及四大寨乡纳容村、落城村连片的500亩以上低热河谷地带坝区调整出来种植蔬菜。


  同样,猫营镇以牛场坡、长兴、黄土等全镇连片几个500亩以上坝区调整出来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产业。


  据了解,紫云除依托500亩以上坝区发展蔬菜为主的产业外,还结合土地资源的实际,大力发展小规模蔬菜产业。


  近日,在松山街道办牛场村村委会前田坝里,村民们有的在翻整土地,有的在拉厢、起拢、铺薄膜、播种,有的在管护出土的何兰豆苗。


  “这是牛场村引进贵州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的蔬菜品种荷兰豆,预计种植160亩。”紫云县委宣传部驻牛场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队长黄朝勇说,按照合作社协议,技术、种子、肥料、销售等由贵州鸿源公司负责,牛场村合作社负责协调土地、组织劳动力、种植管理等。


  据悉,紫云以500亩以上坝区为蔬菜种植核心区,结合水资源好、土地肥沃的小片土地发展小农蔬菜,力争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规模。


  依托生态资源 壮大林下经济


  “慢点、慢点!搬卸蜂箱时尽量轻拿轻放,不要让小蜜蜂受惊了。” 9月14日,新引进的蜂箱运到卡坪村新建养蜂场时,四大寨乡林业站站长王仕德对搬运村民说。


  “中秋节期间我们共引进1600箱蜂,分别在卡坪投放600箱、卡色投放400箱、猛林投放600箱,加上之前投放在纳容、关口、茅草等村的蜂箱,目前全乡养蜂数量已达2800箱。”王仕德说,四大寨乡山高坡陡,但生态植被好,对于发展养蜂产业具有较好优势。按照四大寨乡养蜂业发展规划,预计到本月底全乡引进蜂箱数量将达5700箱,到明年3月,全乡养蜂数量将达到1万箱以上规模。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2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并持续加强封山育林、营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力度,为培育特色生态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初步形成了“坡坡花果山,四季闻花香”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蜜源。


  据了解,紫云不仅四大寨乡发展养蜂产业,该县大营镇、猴场镇、宗地镇、火花镇、松山街道、坝羊镇等都在大力发展养蜂业,计划到今年10月,全县养蜂数量将达到1.5万箱。力争到明年3月,全县养蜂数量达3万箱。


  抓住生态优势,紫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除了发展养蜂产业外,还大力发展林下鸡、林下猪、林下食用菌等林下经济。


  提升优势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以来,按照省、市调整产业结构的相关要求,紫云以“三提升两壮大”为突破口,壮大蔬菜经济和林下经济,着力提升全县精品水果产业,提升原有的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原有红芯红薯产业。


  时下,正值红芯红薯挖收季节,紫云白石岩乡幸福园村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区里,不少村民正在挖收红芯红薯。


  “今年,我家栽植120亩红芯红薯,预计在10月底挖收完成。”幸福园村村民黄明秀说。


  近年来,紫云在加强调优产业结构中,聚焦优势品种,突出优质特色,把荣获国家地标品牌的红芯红薯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项目推进,并在2017年制定了红芯红薯“红起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白石岩乡幸福园村、干水井村一带为种植红芯红薯核心区,向周边的五峰街道、板当镇、格凸河镇、松山街道等乡镇(街道办)辐射发展。


  今年,白石岩乡全乡共种植红芯红薯7000余亩,为延长产业链,新建了一座红芯红薯加工厂。目前,加工厂已完成建设并正常运行。


  9月初,紫云引进的总投资1.4亿元的贵州泰和紫云红酒庄项目,选址火花镇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延长紫云葡萄产业的产业链;占地160亩,拟投入1.28亿元的贵州百灵紫云3000吨蓝莓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即将在紫云猫营工业园开工建设等,这些都为提升紫云精品水果产业奠定了较好发展基础。


  此外,紫云还将在今冬明春,继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并在茶叶管护、深加工上做足文章,以实现茶叶产业提质增效益,促民增收助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