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 > 正文

“组组通”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唐嘉阳


  寒冬中走进正安县中观镇红光村,放眼望去,但见漫山遍野的茶树依然郁郁葱葱,仿佛给青山穿上褶皱的绿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贯穿其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IMG_8366_看图王.jpg

乘着“组组通”春风,中观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图为村民在白茶种植基地内采摘茶青。(中观镇供图)


  “近两年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周正洪感慨道,“以前,出门走的都是泥巴路,地里种的都是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如今,水泥路通了,白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在中观镇,像红光村这样,乘着“组组通”春风,产业结构得到大调整的村寨比比皆是。


  中观镇是正安县下辖的一个极贫乡镇,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区位偏僻、地势高寒,大山林立,峡谷纵深,交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然而,也正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白茶优良的生长环境。


  据中观镇党委书记吕力介绍,2005年,一位浙江茶商看中了正安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来到中观镇鲜光村试种白茶。经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检测,这里种出的白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3倍。在茶商的带领下,2007年,中观镇的不少村民便纷纷加入白茶种植行列。


  近年来,由于品质珍稀,正安白茶摘下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唯一的“中国白茶之乡”等“金字招牌”。然而,受交通条件制约,当地白茶种植业发展较为缓慢。


  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中观镇在正安县的统筹下,短短2个半月,就建设完成了57条通组公路120.66公里。2018年,全镇完成了组组通37个项目共46.3公里,全镇94个村民组已全部实现了组组通。


  路通,业兴。2017年,中观镇利用通组公路建设打下的基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白茶规模化种植。“路通后,村民们种植白茶的热情高涨。”吕力告诉记者,仅2018年,全镇就发展了1万亩白茶,修建了8家白茶加工厂。截至目前,全镇的白茶种植规模已达3万亩,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白茶种植第3年进入初产期;第5年进入盛产期,每亩可产800至1200斤;一颗茶树的寿命期至少有30年。”吕力如数家珍,“按照2018年的行情,茶青卖100至200元/斤,而加工后的茶叶可卖2000元/斤左右,精品茶能卖8800元/斤。”


  “路通到哪里,产业才能发展到哪里。”2017年和2018年,红光村总共修建了23.57公里的通组公路。仅2018年一年,全村就发展了2600亩白茶,相当于过去10年发展的面积。


  “以前,是我们劝着村民种,但大家都觉得种植成本高,种了东西拉不出去,还没有给人打工挣得多。”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周正洪说,“现在路通了,是大家争着要种白茶,其中还有不少返乡创业的青年。”


  今年39岁的王尹波就是其中一位。2018年,看到村里通了通组路,在外务工多年的他毅然回到家乡,在红光村望场组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白茶。


  “以前,路不通,交通不便,人工成本高,就算地荒着也没人愿意种。现在不一样了,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车子开进开出都方便。只要我们种的东西好,根本不愁卖。”王尹波信心十足地说。


  “2019年,我们准备再发展5000亩白茶,等种植规模具有一定基础、相应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后,计划发展茶旅一体化和乡村旅游,通过举办茶展、采茶制茶体验等活动,弘扬茶文化,进一步增加茶农收益。”吕力说。